乐山观察 高懿 沙湾融媒 李亚林
“今年的‘开佛手’我可以全部包(买)了!但是李总不干,坚持要分给大家。”7月2日早晨,来自四川某地的采购商徐女士带着自家的几名采摘工人又来到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的蜀景苑佛手种植基地。半个月前她就进驻沙湾采购佛手柑,两三天才有机会来基地采摘一次。
她口中的李总,就是蜀景苑佛手种植基地的负责人李红梅。6月进入佛手柑采摘季,全国各地的采购商盯上了沙湾,作为观赏用的“开佛手”更是供不应求。为了让新老客商都有收获,李红梅不得不推出了“排号轮流采摘”的规则。
采摘佛手柑
新消费刺激新市场
佛手柑,又名佛手、五指橘、九爪木等。在中国古画中会看到佛手柑的身影,作为“香氛”摆放在屋子里。如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观赏性佛手柑的市场需求日渐增长。
李红梅介绍自家的佛手柑
“去年观赏果(开佛手)的需求就明显上升,今年更是供不应求。”李红梅夫妇是沙湾佛手种植业的领军人物,10年前来到沙湾建流转土地建种植基地,目前已经发展到8000多亩,销售辐射到广东、浙江、安徽、云南等全国各地,还带动了附近周边农民的种植。
李红梅介绍,佛手按产地特点主要分为广东的广佛手、浙江的金佛手、四川云南的川佛手。其中,川佛手树型高、果型大,以前多用于切片入药,也能加工成零食和保健品等。而在今年,她估计观赏果的销量占比将占一半以上,这一情况几年前没有预计到。
市场的突变,原因何在?李红梅认为,主要是新的消费潮流影响,加上电商的发达,助推了佛手柑观赏果的登门入室。
雨过天晴,村民们又上山采摘
供不应求价格飙升
市场的变化首先影响的是价格。去年,沙湾的佛手柑主要用于中药材,价格在每斤2.5元左右。“今天的观赏果,自己带人来采摘的,每斤9元;我们组织村民采摘的,每斤9.5元。看目前的火爆度,价格不排除还会上涨。”
接近翻两番的价格,也让其他种植户开心。太平镇绿化村的李玉霞种了近10亩佛手,今年有一半挂果。“上个月有人来收观赏果,每斤8元,去年每斤才两元,我们先卖了大概200斤。”李玉霞说,以前没有几个客商来收购观赏果,今年村里来了不少。她估计今年自家有2—3成佛手柑将会当观赏果卖。
装运
观赏果的畅销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太平镇潭坝村村民吴秀红今年58岁,她把自己5亩地流转给蜀景苑佛手种植基地后,又来到基地打工。观赏果采下后,需要马上用旧报纸包装,基地里还需要专门有人裁剪、叠装旧报纸,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可以干。
观赏果采摘过后,对后续的采摘销售有没有影响?“不影响。”李红梅说,伸指展开的“开佛手”和握指合拳的“拳佛手”都是同一株树上的。用作观赏果的“开佛手”采摘完后,剩下的“拳佛手”仍然可以用于中药材等。“其实,中药材厂商更喜欢拳佛手,更方便加工。”
沙湾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区佛手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下一步将以乐山市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打造大单品、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蜀景苑佛手种植基地也建立了加工厂,对佛手柑进行初加工。李红梅建议引进更多下游厂商和品牌,完善产业链,这样更有利于种植生产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