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羌彝非遗大师聚首峨边 “共织”小凉山刺绣新思路

2022-12-05 20:39:0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曾小清

悠扬的毛坪山歌、神秘的毕摩文化、精美的彝族刺绣……近日,2022峨边小凉山非遗荟活动在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铜河之畔拉开序幕。

三位非遗传承人共同绣制《花团锦簇》

“好特别的纹样。”展演现场,一幅藏、羌、彝三种特色纹饰融为一体的刺绣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蓝色的是藏族纹饰雪莲花、粉色的是羌族纹饰牡丹花、这个是我们的索玛花。”峨边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绣品名为《花团锦簇》,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民间设计研究中心设计,将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传统刺绣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凉山彝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阿赫秀枝共同绣制完成。

《花团锦簇》图样

“这幅作品运用藏、羌、彝传统刺绣技艺,结合当代审美语言,对民族代表性花卉纹样进行融合创新设计。” 活动现场,杨华珍向大家介绍着设计思路。“团花造型寓意着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繁荣发展;周围争相绽放的刺绣花朵代表着人们的美丽愿景,展现着各族人民欣欣向荣、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图景。”

在杨华珍的看来,来到峨边不只是为了带来一幅绣品,而是为小凉山彝绣的未来发展“穿针引线”。

“为了让传统非遗提高附加值,我尝试用非遗IP授权的方式与国际品牌、名人进行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8年前,杨华珍为日本化妆品牌植村绣限量款洁颜油创作的瓶身图案,开辟了非遗IP授权先河,她也借此获得设计费和产品销售提成上百万元。

从此,杨华珍开始系统化打磨非遗IP——收集记录传统工艺图案元素并加以规范,对各地不同风格的工艺进行系统归纳,将图案的意义、故事、来源整理成册,对传统图案进行数字转化,这一切都为非遗项目的保护、研究、创作提供了基础。

“我希望将这种模式带给小凉山的姐妹们。”杨华珍表示,今年起,羌绣、藏族织绣、彝族刺绣的数据档案库开始建立,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非遗文化发挥出最大价值,也让其得到更好的保护。  (王晋朝  冷润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