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桥镇着力建设农业大公园 农区似景区田园胜公园

2022-03-21 09:39:20来源:乐山日报编辑:曾小清

2.3万余亩高标准农田,1300亩茶园果园郁郁葱葱,13公里长的农业观光环线串联起新联、前锋、庙稿、红山、前进5村蜿蜒而上……

正值春耕时节,位于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的农业大公园生机勃勃,一片向好。近年来,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做大做强茶叶、水稻、中药材等乡村特色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四川省乡镇200强、四川省经济百强镇、四川省第三批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镇。

连片规模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促进农业大公园发展

干净整洁的公路两边,一片片平整的农田向远处绵延,田间道路、硬化沟渠纵横交织……走进桂花镇庙稿村高标准农田,村民正抢收中药材川芎,为接下来的水稻种植做准备。

2018年,桂花桥镇探索出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摒弃“水稻+油菜”的传统种植模式,转而引进川芎、泽泻等中草药种植,开辟出“水稻+中药材”的稻药轮作种植模式。

据桂花桥镇乡村振兴办主任马涛介绍,桂花桥镇共流转土地2万余亩,并引进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开展集中连片种植,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高。

“将镇上‘小而精’的村落串联起来,打造一个‘能展示出来的村落’,乡村中的公园,使产业与人居环境都得到发展。”以这样的思路,2021年,桂花桥镇以建设桂花桥农业大公园为契机,将新联村、前锋村、庙稿村、红山村、前进村5个村汇聚到园区范围内,各个村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如稻药轮种基地、正源种养循环基地、大坪生态果园等星星点点沿线分布在农业观光环线上,达到观光农业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桂花桥镇采取镇域内各村内部“赛马”机制,通过村党支部的“头雁效应”,引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3个,发挥合作社的“群聚效应”,建成集体经济联合社,不断壮大多元化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抱团发展。建设有万亩黄金茶、安吉白茶、奶白茶等特色茶园,亩产值可达万元。

“白茶是我们这儿生产的特色茶种,虽然市场受众面小但不愁销量,市售价可达七八百元一斤。”马涛表示。此外,园区内还有3000余亩水果种植基地,柑橘、葡萄、樱桃、火龙果、猕猴桃等品种繁多,亩产值可达9000元。

2021年,桂花桥镇8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共298.7万元,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81.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增幅13.3%,居峨眉山市第二。

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春有茗香夏有果,秋风抚稻冬藏药。”这是桂花桥镇新联村村民文化广场上的满墙彩绘描绘的四季村貌。在全镇各个村落,这样独具特色又不落俗套的墙绘随处可见。废旧米坊改建的农耕文化广场,数十根竹子组合而成的特色竹墙、结合村情特色打造的手工灯芯制作、牧童骑牛、时光记忆……美丽的乡村画卷在桂花桥镇各处展开。

新联村3组村民阳选进正悠闲地在自家院子打理种植的花草。“我每天都要整理房前屋后,规整好看着心情也好。”阳选进指着他家墙外的彩绘图说,“村上变漂亮了,很多人来我们村逛耍,还喜欢跟这些墙画拍照,我更要把自己家收拾好,再种些花就更美了!”

桂花桥镇通过开展“五清”行动和村容村貌整治,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门前三包家庭责任制、垃圾清运长效机制,鼓励村民们在家中栽种花木、做好院落卫生,每月进行“最美庭院”“最美家庭”评选,调动村民整治庭院的积极主动性,形成人人监督、人人参与的氛围,全面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愿景。

近年来,桂花桥镇实行厕污共治,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6700余户,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和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将部分村组污水管接入城市管网,实现全镇8个村污水处理全覆盖。修建文化广场5个、观景台4个,改造农房风貌100余户,修建红山武术文化展览馆,与峨眉山武术学校合作成立红山村舞龙队,研学基地建设计划正逐步推进。

2021年,桂花桥镇以桂花桥农业大公园建设为契机,成功创建了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镇。马涛表示,桂花桥镇将乘此东风,继续做大做强各项特色产业,坚持“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共建共享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开展“五清”行动和村容村貌整治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付小惠 赵径 王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