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朱健伟:跨越千里守望春天

2020-09-11 14:19: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曾小清记者 叶海燕

四川在线乐山讯(记者 叶海燕)  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乐山市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朱健伟,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接受表彰。

“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义务和使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我是乐山市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20名医护工作者的一员,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整个援鄂医疗队!”朱健伟说。

朱健伟接受表彰(受访者供图)

出征

跨越千里  “红区”里守望春天

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作为最初的爆发点,截至1月26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698例,成为了当时新冠疫情的“红区”。

1月26日,大年初二,距离立春8天,寒风依然刺骨。晚上11点,在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值班的朱健伟接到了通知:迅速做好准备,1月28日出征武汉。

从乐山到武汉,1000公里。谈起此次跨越千里的出征,朱健伟认为自己很幸运。“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我和医院里的很多医护人员提出,如果抗疫一线需要增援,请让我们上。我被选为乐山市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在前线用我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抗‘疫’出一份力,当然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1月28日,乐山医疗队队员作为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入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与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整合力量共同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新冠肺炎传播性强、且致死率较高,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清除了所有陪护人员,因此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照料病人的起居也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当时医院有多名高龄的重症患者,也没有陪护人员,我们会帮这些患者打饭、喂饭、擦洗身体。医院采取的是中心供氧,而重症患者需要高流量吸氧,条件有限,只能采取传统的供氧方式——氧气罐,并且2天就需要更换,我们每天需要搬运上百斤一个的氧气罐。”

朱健伟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受访者供图)

没有家属的探望,加之对新冠肺炎恐惧,让许多患者不安和焦虑。“当时有一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她是轻症病人,但是非常焦虑,每天要呼叫医护人员很多次。对于患者的心理我们能够理解,有空余时间我会和她多说几句话,聊聊家常,给她加油打气。”

回忆起援鄂医疗工作,朱健伟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拼抢”来形容。同样,所有医护人员也满怀希望:疫情就像这场严冬一样,终将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

凯旋

一个不少  20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回“嘉”

4月3日,在数百名乐山市民的夹道欢迎中,进行14天的隔离后的乐山市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队员全体凯旋。在欢迎仪式上,朱健伟含着热泪,大声说道:“67天后,我们援鄂归来。我们自豪地汇报:乐山市援助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一个不少,全部回来了!”

援鄂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是出征时朱健伟的目标,也是他作为队长肩上一份沉甸甸的担子。到达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时,情况比朱健伟预想得更糟糕:“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武汉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它是一家综合性医院,非传染病医院,没有设立‘三区两通道’,接诊新冠病人使得院内超过20%的医护人员被感染。当务之急是帮助医院划分清洁区、非清洁区、污染区,设立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对新冠肺炎在医院的传染情况进行控制。”

朱健伟介绍:“出发前、到达武汉时、以及开展工作后,都一直在进行院感培训,叮嘱队员们要随时戴口罩、随时做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在驻地酒店要做好环境卫生,对把手、桌面、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地方每日进行清洁消毒;每天队员还要填写健康问卷调查表,跟踪监测队员们的身体情况。”

相逢

感恩之旅  武汉公交司机赴川探友

6月27日上午,朱健伟和几名乐山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来到了乐山南高速路口,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着他们的老朋友——武汉市公交集团二公司一分公司207车队的司机冯艳斌。

抗‘疫’期间,冯艳斌作为志愿者负责接送四川援助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员每天往返酒店和医院之间。“援鄂的53天,我们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建立起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他自驾上千公里来到四川,给四川援鄂医疗队的150名队员亲手送上了一份他精心准备的礼物。”

朱健伟(前排 左一)一行带冯艳斌(前排 左二)游乐山大佛(图据 无限乐山)

朱健伟眼里这份珍贵的礼物,是冯艳斌从抗疫期间自己拍摄的800多张照片中筛选出104张,自掏腰包印制了150份画册,送给每位医疗队队员,将共同的抗疫记忆珍藏其中。

他们在武汉相遇,分别三个月后,又在乐山相逢。朱健伟和乐山的援鄂队员们带着第一次来乐山的冯艳斌登上凌云山,游览乐山大佛,还带他来到市中区苏稽镇,品尝了地道乐山美食跷脚牛肉。

援鄂的53天里,每天往返于医院和酒店之间,没有欣赏到武汉的风景,对朱健伟来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明年春暖花开时,我要和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回武汉看看,看看疫情后的武汉,看看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武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