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夹江:八月,木城保卫战

2020-09-03 10:33: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曾小清

四川在线乐山讯 (紫兮) 木城镇,隶属夹江县,位于乐山市西北部,是青衣江进入夹江县,也是乐山市的第一站。“8.18”特大洪水来势凶猛,顷刻间,木城镇场镇及所属太平村、五里社区、泉水村被淹,群星村、丁字村、兰坝社区所在的江心岛成为滔天中洪水的“孤岛”……由于,全县提前进入防汛“战时状态”,指挥前移、未雨绸缪。一场上下联动、全民皆兵的木城保卫战,提前打响。自身团结勇猛、党群一心,加上多方支援,尽管受灾人数达4万多,受灾面积达2千多公顷,经济损失达15.5亿元,却无一人伤亡!

战前转移撤离,战时抗洪抢险,战后清淤消杀。这一次,木城人民不是孤军奋战……

民兵援助灾后恢复

5盒金嗓子喉宝

午后的阳光显出了秋老虎的余威,张奶奶戴着锅盖竹编帽,挥动锄头在地里挖着花生。黝黑的土地比平时高出了十几公分,地面已看不到花生苗的影子。张奶奶熟悉自己的土地,每一锄头下去总有收获。“挖起恼火(吃力),能挖好多算好多噻。”张奶奶信心十足。

“雨太大了,不晓得把哪里的山冲来了。”张奶奶说的“雨”,是指8月17日晚一直下到8月18日清晨的特大暴雨。在乐山和夹江的相关文件和新闻中,这雨被标注成了“8.18特大暴雨”“8.18特大洪水”。

泥沙太厚且湿漉漉的,张奶奶挖花生的进度有些慢,但一锄头接着一锄头,一直没有停歇过。“人没遭淹就是福气。”张奶奶昨天才从安置点回来。23号晚上,她又在安置点住了一晚上。“23号晚上(的雨)不凶,17号晚上(的雨)才吓死人,要不是村干部估到把我们转移起走,我就被洪水冲跑了,挖不成花生喽。”

丁字岛兰坝社区张奶奶在地里挖花生

今年66岁张奶奶是夹江县木城镇兰坝社区人。她所在的社区四面环水,又叫丁字岛、丁字坝。河沙冲积的小岛仅3.5平方公里,系“微平原”,土地肥沃,村民以种植烟叶、花生、蔬菜为主。

在张奶奶的记忆中,每年都要涨“点”洪水,从来没被淹过。因此,8月17日这天,当镇村(社区)干部提前来动员他们转移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动”。到了晚上雨越下越大,低洼地方的房子开始进水,村民们才慌了神。“转移!转移!”“跟我走!”声嘶力竭的高喊穿风过雨、此起彼伏,稳住了被洪水围困的老幼。二十多分,100多老幼就转移到了兰坝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地势较高,一应俱全的安置点是提前准备好的。刚把100多老幼安置妥当,水就淹到了门口。此时,木城镇党委书记杨滔也“爬山涉水”地赶来了。他当即下令:“马上、立刻转移到高速公路上面去!”随即,这100多名老幼在几支手电的照射下,淌着齐大腿的水,战战兢兢地转移到了就近的乐雅高速路路面。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已做好接应准备,前后不到一个小时,这批村民就被送到了就近的服务区。杨滔说:“光靠我们自己肯定不行,指挥部在调兵遣将,一环扣一环,才有惊无险。”

电力中断,大雨如注。“杨滔们”举着手电,淌着齐腰深且还在不断上涨的洪水,奔向下一个紧急点,又一个紧急点。

8月17日下午尤其是晚上7点多下大暴雨开始,像这样的转移、撤离在木城镇各个村社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到18日上午9点,洪峰过境前,木城镇共紧急转移、撤离了24077人,零伤亡!

夜漆黑,雨如注。木城的24小时,县委书记、县长、镇党委书记和相关责任人不眠不休。风里雨里,木城镇政府102名干部职工全员在岗,分组包干,各路出击,誓死保卫木城!与他们一起战斗的还有各村组(社区)的党员干部、民兵,以及前来支援的各部门党员干部。

夹江县防汛工作临时指挥部设在木城镇政府3楼,杨滔办公室的隔壁。问题在这里集中,号令从这里发出,都围着同一个目标:誓死保卫木城!

8月10日至24日,夹江县连续遭受“8.11”“8.15”“8.17”“8.23”强暴雨袭击,这场战斗不亚于当年的同仇敌忾:誓死保卫木城!

杨滔办公桌上的金嗓子喉宝

8月25日,笔者看到,杨滔的办公桌后面,放着5双高筒雨靴、几件湿漉漉的衣服,办公桌上堆着5盒金嗓子喉宝。他随手剥了一颗放进嘴里,说道:“每次都是5盒5盒地买,有时一天要买两次都不够。”在木城镇政府的微信工作群,至今留有这样一段音频:“转移!转移!转移!”那是杨滔的声音,沙哑、尖利、焦急。

洪水已然退去,清淤、消杀、安置、安抚工作仍在继续,“杨滔们”得靠金嗓子喉宝“续命”。

孤岛“抢”人

自8月11日至18日,木城镇连续两次遭遇特大暴雨,最高降雨量达179.3mm,青衣江夹江站水位上涨至414.81米,最大水流量达到187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流量10600立方米每秒,为夹江有水文监测记录以来最大流量。

以上是气象意义的统计数据。

地处青衣江畔,地势低洼,“旧”水未退,天有特大暴雨轰炸,上有上游洪水“追击”,木城腹背受敌。

8月17日,木城,一夜无眠。

18日早上,涨水的速度肉眼可见。尽管,低洼地段、片区的群众已全部转移、撤离到了各安置点,但“杨滔们”仍不敢有丝毫松懈。

18日早上7点40分左右,木城镇群星村党总支书记胡朝洪接到了救人的紧急电话。他心里咯噔一下,所有的地方都检查过了,人都转移出去了,怎么还有人被困?这之前胡朝洪和其他镇村干部已开着装载车、挖挖机转移出了无数被困群众。

求救点是一个砂石场。彼时,洪水漫过尾水渠,砂石场已成为滔滔“大海”中的一个孤岛。“这个砂石场因整顿已经停产很久了,根本没想到老板还留了一个人看管,而且还是个60多岁的嬢嬢。”胡朝洪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心被提到了嗓子眼上。从营救点到砂石场大约200米。“水涨得太快了,刚才还在大腿上,眨眼就齐腰了。”119的冲锋舟刚一出兵就被打翻,胡朝洪翻身爬上装载机,乘风破浪地开了20来米就彻底熄火了。

部队救援

找船!两三分钟时间,胡朝洪找来了一只3米左右长的小船儿。这是木城人民的生活工具,过去用着打渔,现在用着清理河面垃圾。木城人水性好,也见过大风大浪。但这一次的洪水太凶猛。抢过别人身上的浮漂马甲,脱掉身上多余的衣服,胡朝洪带着一个和他一样精干的小伙子李波,裤衩+漂浮马甲轻装上阵,硬撑着把“一叶小舟”撑过了七八米深的洪流。“那么大的洪水不是闹着玩的,我心头想的是万一小船被打翻了,我就游过去救人,身上多穿一点就多一层阻力。”小船终于靠近了那个嬢嬢。“她又哭又喊全身都在发抖,扶起来都站不稳。”胡朝洪把漂浮马甲给嬢嬢穿好,同时安慰着她。洪水还在猛涨,三个人同时被困孤岛,情况越来越紧急。“孤岛”的这一头紧急部署,快速制定救人方案。最后是用无人机抛去绳子,两头固定好,胡朝洪才背着嬢嬢上了小船。船小浪大,胡朝洪用肩顶着小船,紧抓绳子,蹬着水一步一个浪头地把小船顶到了过来。

至今,胡朝洪还不知道那嬢嬢的名字,只知道她是洪雅人,现在已经住在儿子家了。

胡朝洪说,当时真的没多想什么,只有一个念头:把人“抢”过来!

孤岛“抢”人,只是最惊险的一次。从8月17日下午开始到次日天明,木城镇党员干部400多人,以及靠前指挥的县委政府各级党员干部,一直在“抢”人。“抢”出来就安置在提前布置好的南安小学、高速路收费站、原迎江乡政府和文礼武学校等安置点。

“洪水涨得太快了,真的是‘抢’人啦!”杨滔沙哑着嗓子说。

兰坝社区7社社长江文也是此次“抢”人队伍中的一员。洪水到来前,一接到命令,他就举着手持喇叭,挨家挨户地劝导指挥撤离。洪水凶猛时,他从这家“游”到那家,“抢”出一个又一个爬到屋顶的群众。“车根本排不上用场,只能一个一个地背出来扛出来。”

江文是一名养殖大户,是木城人民心目中“打不死的小强”。去年受非洲猪瘟影响,他几百头猪全军覆没。今年4月,疫情稳定后,他一口气养了480多头。眼看着收获在望,洪水来了……如果不是为了抢救群众,他完全可以提前转移大部分猪仔,把损失控制在最低。但他知道自己不仅是养殖大户,还是社区干部。洪水过后,在处理淹死的猪仔时,江文红着眼圈安慰家里人:“没事,我会重头再来的。”

七夕,木城有婚礼

大雨冲刷后的天格外蓝。

8月25日,七夕节。澄澈的蓝天下,芦苇花随风轻舞。木城镇丁字岛丁字桥桥头,几口大锅一字排开,烧煮着各种美食。巨幅婚纱照醒目地提醒人们:今天,这里,有人举行婚礼。

丁字岛丁字桥头

前来道贺的宾客笑语盈盈。如果不是桥头围栏上“危桥禁止同行”警示牌的刺目,很难想象,几天前,这里曾经洪水滔天、淤泥齐腰。喜迎新媳的主家乐呵呵地说:“日子要好好过,才对得起救我们的人。”

杨滔没有去惊扰婚礼的喜庆,他径直走到桥头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这是一座没有护栏的平桥,8月17日封围的。“这桥是丁字岛村民出入的必经之路,可以通车,要是不封桥……”杨滔一脸凝重,没再往下说。可能洪水滔天时,他只顾着救人、“抢”人去了,此时的他心有余悸。

“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Ⅰ级防汛应急响应”,这对杨滔、胡朝洪、江文等80后党员干部来说,不只是文件和指令,而是亲自出演主角的“灾难大片”。又剥了一颗金嗓子含上,杨滔沙哑着嗓子说:“太惊险了,太不容易了,还好我们是团队作战。”

“上有市委县委总指挥,下有无数基层党员干部,左有经信、电力等部门,右有峨眉山市等外援力量……这场保卫战,木城人民怎么都不会输。”杨滔信心满满地说。

杨滔办公桌后面的雨鞋

已经10多天没有回过家了,和杨滔一样的还有木城镇党委政府的80多名党员干部,以及村社干部。

“我太对不起他们了,今天才回厂里来看看。”这话敖静华重复了好几次,每重复一次,愧意就加深一成。“他们”是指厂里的管理人员和工人。8月17日晚,接到抗洪抢险的通知,敖静华驾驶着越野车就冲了出去。一趟接一趟地救人送人,先是越野车,水位上涨后,换成装载机,敖静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死人,一个都不能!”他木材厂所处的五里社区成为一片汪洋时,他正开着装载机“乘风破浪”地转移群众。“当时我也不晓得自己在哪里,反正哪里需要救人,我就把装载机开到哪里去。”

敖静华的嗓子也是沙哑的,连续数天的抢险和清淤,高大的他略显佝偻,好像矮了一截。“洪水退后我也想过回厂里来,但受灾的人太多了,一家接一家的要去帮到清淤和收拾财物,到今天才松口气。”敖静华是木城镇五里社区工作委员会委员、预备党员,开着两家木材加工厂。这次洪灾,他位于五里社区的木材厂惨不忍睹。“水位最高时都到脖子上了,所有的机器设备全部洗白(损毁),冲出去的半成品捡了些回来,也没啥用了。”面对大堆大堆被泡水的半成品和木材,敖静华没头没脑地笑着说:“遗憾的是,我的退伍证冲没了,那代表我的光荣历史。”

简单查看了一下灾情,安慰鼓励了工人,敖静华又出发了。“清淤、处理财物、清运垃圾、安抚群众,事情太多了,县上经信、卫生、防疫、电力……好多单位都抽出人来支援我们,我们自己肯定要加油干噻!”

村民自救恢复生产

加油干!成为了“8.18”后木城的“流行语”。位于上街的马记月饼厂,同样受灾严重。“全部机器设备都泡在了洪水里,敷满了泥沙。”不仅是机器设备,还有备战中秋的原材料。帮助社区群众抗洪抢险回来,看着一片狼藉的厂房,老板马国强感觉心在滴血。几十年的老厂、夹江人熟悉的月饼味道就这样被洪水冲走了?马国强不甘心,但却无从下手。令马国强没想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支持却送上了门。“真的想不到,一百万贷款两三天就全部到位了。”这是“8.18”特大洪灾过后,夹江县委县政府紧急启动的“特事特办”之一。“这笔钱救了我,也救了我的厂和几十个工人。”冲洗厂房、购买机器、组织原材料,马国强带领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加油干”。他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用夹江人熟悉的马记月饼迎战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以感恩所有关心支持“马记”的人。

在木城,加油干的人,还有很多……夜幕降临,又一拨电力工人从电杆上下来,又一片街区农家亮起了灯光。但电力工人们没有收兵,下一个抢修点还在等着他们。杨滔、胡朝洪、江文、敖静华和他们的战友也没有收兵。因为,他们深知,“8.18”木城保卫战虽然告捷,但木城重建战、夹江美丽战还在继续,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

七夕,木城的夜,星星眨巴着眼睛围绕着一弯月亮,天空静谧。静谧的夜空下,木城的新街老巷、村村户户却热闹着:哗啦哗啦,是红马甲们(志愿者)在冲洗街道;唰唰唰,是村民在冲刷家具;突突突,是环卫工人在运送垃圾……最热闹的,要数那个婚礼现场。喜庆的音乐混杂着欢声笑语,在丁字岛上空飘荡、回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