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果实香满城

2019-10-21 09:18:47来源:乐山日报编辑:刘若辰记者 罗晓玲

——市中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

文明的种子,在乐山人的精耕细作之下,结出了馨香的果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有效提升、交通秩序平稳有序、市民素质持续提高……

市中区作为乐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主城区的优势,强化责任担当,尽可能激发一切活力因子,积极、全力推进创文工作。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凝心聚力奋进之下,市中区“精气神”得以全新塑造,而在文明城市创建的道路上,市中区探索新模式,开辟新路径,引领新风尚,齐心协力推进城市发展,为打造更文明、更宜居、更幸福的美丽乐山而努力。

整合力量

全民参与共创文明城市

街(片)长制公示牌立在一条条道路旁,明确负责人、工作职责与管理目标;“红袖标”散布在大街小巷,实时维护环境秩序,成为嘉州大地上一道道文明风景。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全民共建文明城市热情空前。

“创文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市中区整合力量,统筹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实,促使工作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建立了县级领导、区级部门“包片”“街(片)长包保”及“双报到”三大制度,最大限度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其中,街(片)长分别由市、区党政机关、企业单位负责人担任“街(片)长”,负责牵头组织开展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整治、城市文明宣传和不文明行为劝导。

各社区设立“网格员”。聚焦聚力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户户都有“责任田”的好局面,每栋楼房都挂有“门前三包”责任牌,每类“牌”上都对相应责任人的责任区域、工作职责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组织“双创”志愿服务队。在乐山广场、嘉州绿心公园、汽车客运中心站等设立旅游志愿服务站点,向游客和市民宣传创文知识,提供志愿服务;成立“红袖标”志愿巡查队伍,8000余人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秩序进行全天候全覆盖巡查,宣传“双创”知识、整治环境卫生;组建文明交通劝导员,在城市主要交通路口维护交通秩序,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

营造氛围

多措并举强化文明意识

“争做文明人 共创文明城”“人人讲文明 乐山更闻名”“一言一行树形象,一举一动见文明”……在广场、车站、单位、学校、小区、商业区,文明标语随处可见;报纸、电视、新媒体上,文明宣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文明新风,让市民感受到了浓厚的创文氛围。

文明,是一种美,在于外,更在于内。市中区多措并举将文明意识根植于市民的心中,增加城市文明和谐的氛围。

发放宣传品“造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交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印制各类宣传资料50万余份,制作宣传扇、防晒伞等宣传品6万余件,结合“傍晚敲门行动”“周末行动”“小手牵大手”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交通、法律法规、卫生健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开展宣传。

刊播宣传片“增效”。组织中心城区7家影院展播《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关爱成长 守护未来》等公益宣传片1.2万余场,受众18万余人次。

召开坝坝会“解惑”。充分发挥小区自管会作用,针对创建文明城市入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内容,召开坝坝会180余场次,收集问题360余个,及时解决问题、反馈协调,化解率达95%。

融媒体宣传“提质”。开辟宣传阵地,依托“嘉州发布”“来自市中区的报道”等平台开设“慧眼看双创随手拍”“双创曝光台”等栏目,及时、全面、准确地曝光各类问题,通过舆论监督推进问题整改,曝光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的氛围。

城乡同步

先进促后进变“后劲”

上“红榜”,自豪欣慰;上“黑榜”,脸红心跳,小小的“红黑榜”,在众目睽睽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为打造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市中区各社区宣传栏开设卫生评比“红黑榜”,居民若管理不好“责任田”,就会在宣传栏的“黑榜”中“榜上有名”,由群众监督整改。

“三无”小区的自治能力提升,是小区环境升级的关键,市中区指导715个“三无”小区成立业主自治委员会,实现小区共管共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城市小区环境提升居民受益;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在同步推进。

市中区出台了《乐山市市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试行《乐山市市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激励办法》,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聚焦农村在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村容村貌等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问题,采取日常暗访、综合考核的方式,对全区各乡镇和165个行政村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每半年设置一次“红黑榜”,且将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对上“红榜”行政村,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形成共建共享、齐抓共管、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农村群众宣传教育也同步开展,依托农民夜校等载体,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继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将组织开展清洁家庭户等评选活动纳入考核细则内容,今年以来评选产生市级文明村镇11个;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选产生各级道德模范、好人6名;深入开展“立家规、明家训、树家风”等活动,着力提升农村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为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惠民惠心

全民欢欣共享文明果实

“创建文明城市,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文明带来的好处。”近日,在市中区文化馆内参观书画展的市民曾玉感慨地说,一系列惠民行动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印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创文之根本在于惠民。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市中区深入开展乐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实施“一馆一站”免费开放民生工程。

市中区文化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7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165个村和5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未成年人心理指导站点,深入实施免费开放工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推进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半小时文化圈”的形成。

以“订单式”和“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为抓手,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扶贫”“文化走基层”等群众文化活动;以繁荣文艺创作为重点,不断推动文艺创新,组织创作和征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精品力作1000余个(幅、篇、件),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和文化获得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急速加剧,市中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12.6万余人。市中区开启了“老年日间照料”这一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让更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社区的老年人可以在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项市中区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惠民工程,使得老年人的幸福感倍增。

城市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中区将继续为民惠民,持续推进创文工作走向纵深,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为乐山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力量。(记者 罗晓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