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稽镇楠园村:“垃圾山”里崛起“后花园”

www.scol.com.cn (2018-10-11 09:12:11)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陈兴鑫  

一个村庄的乡村振兴路应该怎样走?

从以前的臭味扑鼻,到今天的窗明路净;从昔日的后进村,到今天的先进村;从过去的“一盘散沙”,到如今的“凝心聚力”。市中区苏稽镇楠园村近年来实现了“以景怡人、以文化人、以业聚人”的三次跨越,提供了一个由乱到治的乡村振兴路样本。

楠园村距离中心城区不到5公里,乐山特色“跷脚牛肉”在这里发扬光大。全村580户村民靠着进城务工、经商,走上了致富路。

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生活、乡村面貌却没有跟上脚步。如果两年前你来到楠园村,这里垃圾遍地、臭味扑鼻,村民掩面而行、怨声载道。如今,道路洁净、花红树绿,村民拍手称道、齐声赞扬。

美丽乡村环境先行

近日,记者来到楠园村村委会前的坝子上,一群老年人正在排练节目。“以前这个地方就是臭水沟,臭得很,哪里敢到外面跳哦,都是在家里跳。”楠园村老年协会艺术团成员颜福枝告诉记者。

2016年初,楠园村党支部被评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苏稽镇党委以换届为契机,及时调整村“两委”班子,选派双红村村委会主任严崇伦跨村任职,担当楠园村党支部书记。

换届以后,村“两委”负责人经过1个月的走访、夜访,进村入户,了解村民所思所盼,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这一次换届选出了有战斗力的班子。”已经卸任的老支书邵成洪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垃圾村、臭水沟,是楠园村村民反映强烈的一大顽疾。严崇伦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起了全村第一个垃圾池,买了100多个塑料桶,放在各个路口,引导村民改掉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村上组织人员每天清运,送到镇上的垃圾清运中转站。现在,村上已经建起了6个垃圾池,每天定时清运,保持村容村貌整洁。

“这里以前是一片竹林,垃圾、杂物都往里面倾倒,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垃圾场。”来到一片平整出的田园里,严崇伦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这里全部种上了经济林木、蔬菜。以前的‘垃圾山’,如今已成为田园式的生态公园。”

年久失修的臭沟渠,如今已是一渠清水。村上提议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改善基础设施,村“两委”商议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实施。去年,村民累计义务投工246个,基本完成沟渠整治。

美丽乡村,环境先行。严崇伦说,生态公园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地不占地、建园不费田、果蔬代绿化、田园当公园”。

田园式生态公园的美丽乡村新理念,扮靓了楠园村。在清理了30多吨的垃圾后,经过村民同意,村里平整林地,建起了40余亩田园式生态公园。

看着日渐成型的田园式生态公园,久居于此的村民第一次有了“惊艳”之感:“房前屋后花果香。”这种质朴的村落园林景观,让村民对人居环境改善充满了获得感。

乡村美景引来不少外地客人。楠园村联谊单位的美术老师来到村上,在村民房前屋后的墙壁上义务作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好风尚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形成了1公里长的宣传长廊。

“田园变百姓舞台、长廊成精神家园。”苏稽镇党委书记成颖说,“楠园村的变化不仅仅是外在,更重要是在农村群众的精神层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楠园村“两委”还将对优秀党员、拾金不昧等好行为、好风尚进行表扬,并且由村上制作标识标牌,悬挂在村民家门口,以此引导村民从善如流、文明向上。

美丽经济产业兴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楠园村“周老三跷脚牛肉店”的老板周崇康来说,这番话讲到了心坎里。

20多年前,周崇康看到村里的游客日益增多,就将自家的老房子进行了改造,办起了农家乐。“今年国庆长假,店里天天客满,排起了长队。”

如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周老三”?这是成颖考虑的重点。他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全力打造新业态,全面激活苏稽镇的发展动能,发挥对周边区块的辐射带动作用。”

美丽经济,正在成为苏稽镇楠园村发展的新方向。楠园村将打造集旅游、休闲、娱乐、美食于一体的产业链,以水果种植带动采摘和体验,结合苏稽“跷脚牛肉”这一名片,形成以“周老三”为代表的农家乐集群,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新模式。

走在乡村振兴大路上的楠园村,总是不断给村民带来“意外和惊喜”。严崇伦说:“乐山正在建设的奥林匹克中心处于楠园村,村‘两委’将抓住这个机遇,成立家政服务公司、保安队伍,为奥林匹克中心提供配套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介绍,目前苏稽镇正以楠园等村为基础,倾力打造以峨眉河湿地公园为核心的新田园美丽经济。在做好生态旅游产业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打造文旅新城,一幅覆盖面更广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陈兴鑫)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