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94岁的沈彻:能帮一个是一个

http://www.scol.com.cn  (2015-11-14 11:42:34)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徐祎  

满头银发,身着简单的毛衣、棉麻裤子,脚下穿着一双黑色布鞋,胸前挂着一张公交卡,左手腕戴着一块已经戴了50多年的石英表,挎着一个半新旧的环保袋。如此俭朴的沈彻,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却常常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他已向灾区、贫困学生、贫困家庭捐款10多万元。他,就是本届乐山好人“公益慈善模范”候选人之一,94岁的沈彻老先生。

在活动室中看歌词的沈彻

1940年奔赴延安

感恩于大家对他的帮助

走进川南林业局驻外办事处,提起沈老这位退休干部,许多了解他的后辈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该办事处的主任薛志彬告诉记者:“沈彻老先生的生活很简朴,对生活要求很低,他的钱几乎都捐出去了。”

沈老为何会这般热心公益?时光还需退回七八十年前。

那时沈老不足20岁,家人将他从犍为县老家送至乐山一中读书。从小就比较有性格,还有些叛逆的他,求学不久就被学校以“不堪造就”为由劝退。喜欢读书的他不甘于此,之后辗转了几所学校求学。1939年11月,他来到成都,考入阎锡山成立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大学。

1个月后,他第一次认识了共产党人。“他们说我们不要到黑暗的地方去,要去光明的地方。”沈老回忆道。受他们的影响,次年1月,沈老跟随这些进步人士翻秦岭、越大巴山,步行前往延安。

当时他脚下只穿了一双布鞋,鞋子很快被磨坏了。正值严冬,他冷得发抖,觉得脚都快被冻掉了。随行的同志发现了他的情况,立刻脱下自己脚上的胶鞋递给他穿上。之后,他的鞋子再次被磨坏时,又有同志送给他一双胶鞋。

“那时我是一行人里年龄最小的,一路上大家都很照顾我。我记得很清楚。”回忆起这一幕时,语调一直平稳的沈老突然拔高了声音。

1940年2月,沈彻一行抵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次年11月进入中共中央军委二局。1958年,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讯学院任少校、大尉学员班的指导员。“这期间,许多从战场上回来的同志和从敌占区过来的同志,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听不懂、看不懂的都是他们指导我。”

1964年,沈彻转业至川南森工局(川南林业局前身)工作,直至1976年退休。

“主观上我对党很忠诚,但客观上做了多大贡献呢?”严格要求自己的沈彻,语气中流露出对自己的不满。他表示,对党和那些革命战士,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他有很深厚的感情、许多感谢,却不能同样回报,因此他只能在自己能工作、还能帮助他人的时候去帮助其他人。

数十年

省吃俭用帮助他人

今年84岁的范国南是沈老的老同事,他告诉记者,沈老退休前就一直很关心职工,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拿自己的工资为党的政策作宣传,自费为工人买收音机,出钱出力的去帮助工人。”范国南列举道。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沈老毫不犹豫地向灾区捐款5万多元,这笔钱是他多年来的所有积蓄。而这只是沈老10多年来多次善举的其中一次。2004年,沈老看新闻了解到犍为县有位救落水儿童的好人需要治疗费用,便带着1000元赶往医院。为了将钱尽快交到受助者手中,不了解具体信息的他拖着83岁的身体,跑了好几家医院;2010年,他又为西南干旱地区受灾群众捐款7160元;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他立刻捐款1万元;2014年春节后,沈老先生捐款1万元资助乐山周边地区的贫困学子读书。今年3月,他又向沐川县一位贫困儿童捐款1万多元。

据乐山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介绍,沈老是他们的“常客”,作风朴实且不爱宣传。这些年来,沈老向灾区、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共捐款10多万元。

这样一个慷慨解囊的老人,不仅自己生活简朴,对家人也很“吝啬”。沈老的孙子结婚时,他只送了两本书给孙子,除此之外,没有给孙子任何钱财和物品。

2009年,沈老的老伴去世后,他和儿子住在一起。“我自己没有什么开销,看到谁有困难,能帮一个是一个。”沈老说。

沈老为善不欲人知,采访前,记者经过几次沟通,沈老才答应受访。他对记者说:“我没做什么,基层干部、基层群众做好事的更多,你们要多去挖掘他们。”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