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出“十招”培育教育人才

2020-05-19 09:39: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若辰记者 余建军

四川在线乐山讯(记者 余建军)  日前,乐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扶贫开发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乐山市”三县一区“培育教育人才的十条措施》作了政策解答。

据悉,乐山市出台《十条措施》旨在巩固、提升“三县一区”即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的脱贫攻坚成效,切实解决制约当地教育人才发展的瓶颈、难点问题,培养造就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教育人才队伍,推动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十条措施》放宽招聘条件。鼓励民族地区面向本地招聘教师,并将考核招聘学历条件最低放宽至大专,开考比例调整为差额即可开考。采取特设岗位方式,引进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副高级及以上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教育人才,符合考核招聘条件的可直接考核招聘。

《十条措施》倾斜职称评定。逐步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职称制度,所获资格在本县(区)范围内有效,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计划单列,不占当地专业技术高级结构比例。建立职称岗位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适当上浮、下调高级岗位比例。

《十条措施》提升人才素质。保障人才培训经费,建立教师在职学历提升奖励机制,力争到2025年,实现45岁以下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9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95%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5%以上。

《十条措施》强化人才支撑。在“三县一区”建立师范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引导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县一区”中职教育合作办学,组织“教育名师服务团”开展“订单式”服务。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的方式,为“三县一区”培养适量公费师范生,并优先面向本地生源定向招生,同步设置不少于6年服务期。

附:

乐山市“三县一区”培育教育人才的十条措施

为巩固、提升我市“三县一区”脱贫攻坚成效,切实解决制约当地教育人才发展的瓶颈、难点问题,培养造就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教育人才队伍,推动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就“三县一区”培育教育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措施。

一、完善教育人才招聘政策

用好用足教师编制,坚持因事设岗、依岗招人,实现应补尽补。根据实际,加大考核招聘符合条件的“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特岗教师”力度,创新开展符合条件的“一村一幼”辅导员考核招聘工作。放宽考核招聘条件,“三县一区”的县、乡学校考核招聘教师的学历条件,可结合实际分别放宽到本科、大专。民族地区可面向本地户籍招聘教师。每年为“三县一区”举办教育人才专场招聘会。放宽考试招聘开考的比例,“三县一区”考试招聘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差额即可开考。支持“三县一区”采取特设岗位方式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教育人才,主要用于引进全日制硕士及以上或副高级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其在乡镇所聘岗位等级可放宽至专业技术八级,不受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限制。

二、简化教育人才招聘程序

“三县一区”考试招聘教育人才,可按照全市统一的笔试时间和工作要求,自主确定考试招聘方案和条件。考核招聘工作由“三县一区”按照规定的考核招聘条件,自主确定招聘方案、招聘时间和考试考核方式并组织实施。公开考试招聘教育人才笔试、面试成绩计算比例可自主确定或参照市上执行。艺术、体育类紧缺教育人才可采取先专业考试(包括专业笔试和面试等),再公共科目考试的方式进行。在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组织的赴外招才引智活动中,符合考核招聘条件的教育人才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三、创新教育人才评价机制

在“三县一区”逐步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所获资格在本县(区)范围内有效。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基层学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计划单列,不占当地专业技术高级结构比例。

四、开展教育人才智力援助

积极争取省级名师、名校长等专家服务团到“三县一区”开展智力援助活动。进一步发挥乐山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作用,每年组织“教育名师服务团”实施订单式服务。举办名师送教、师徒结对等活动。组建名师工作室,将“三县一区”骨干教师纳入工作室成员。

五、实施教育人才交流合作

定期组织市内高校教育专家学者赴“三县一区”开展调研指导;定期组织“三县一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到市内高校培训学习;鼓励市内高校与地方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教育教学交流等;在“三县一区”建立乐山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建立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县一区”中职教育合作办学机制。

六、建立教育人才激励机制

鼓励地方财政提高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并对优秀农村教师适当予以倾斜。建立职称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三县一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评价标准或办法,对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市、县前列的学校,当年高级岗位比例可适当上浮;对年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市、县倒数后几位的学校,当年高级岗位比例应适当下浮。

七、推进教育人才素质提升

加大“国培计划”、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项目的倾斜力度,到2023年实现“三县一区”教师全员(含“一村一幼”辅导员)培训。“三县一区”财政要落实教师培训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保障教师培训需要。“三县一区”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建立教师在职学历提升奖励机制,力争到2025年,45岁以下的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5%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达15%以上。

八、启动教育人才定向培养

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的方式,为“三县一区”培养适量公费师范生。实行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优先面向“三县一区”生源定向招生,生源不足时面向全市招生;所有毕业生须到“三县一区”学校定向上岗,服务期不得少于6年。

九、探索教育人才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三县一区”教育人才培训、考核、激励、监督、惩处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每年度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业绩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降职降岗使用。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制定不合格教师认定标准,建立转岗、待岗培训、解聘和辞聘等不合格教师的具体实施办法。

十、优化教育人才编制布局

合理规划“三县一区” 学校布局,优化现有教师编制配置,建立健全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县管校聘”机制,充分发挥好教师编制整体效益,促进教育人才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