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县域经济“百花齐放” 城乡融合发展“春满园”

2023-12-15 09:54:4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曾小清

放眼当下,晶硅光伏、新型建材、绿色化工、特色文旅、峨眉山茶……一个个特色产业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成为撑起乐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把产业链留在乡镇,把价值链留给农民。近年来,乐山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爬坡提升。五通桥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五通桥区、犍为县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中连续3次排位前60。

再将目光转向民营经济,作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乐山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不断迈出新步伐;今年前三季度,乐山市民营经济以55%的比例占据GDP的半壁江山,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9%,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上升到全省第四,创下最好成绩。

回望过去10年,乐山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4%,与经济高速发展同频共振,县城有机更新“鼓点”渐密——规划精描细绘、建设精雕细琢、管理精耕细作。电梯加装到家门口,停车场、充电桩方便快捷,“一老一小”设施随处可见,一个个老旧小区焕新颜,一座座“嘉州新乡村”展新貌。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强,则全域强。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大道上,乐山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一手扬优势,一手补短板,以奔跑的状态笃定前行,全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正在嘉州大地徐徐铺陈开来。

特色产业“镶金加码” 县域谋求发展“破题”之道

时值冬日,嘉州大地上却洋溢着产业发展的热情。

在五通桥经济开发区光伏产业园内,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还原炉、单晶炉、切边机高速运转,一批批高纯晶硅、单晶硅棒、切片接连产出,为打一场漂亮的“收官战”加足马力。

从新中国第一块多晶硅的诞生地到如今四川晶硅光伏主产地,乐山晶硅光伏产业所释放的发展动能,正激起阵阵余波,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落子。其中,5家全球前10强光伏企业落子五通桥区,国内首个产能超10万吨的高纯晶硅生产基地拔地而起,有力拉动了县域经济增长。

近年来,按照“一园集聚、多点布局”“做强核心区、做优拓展区”的思路布局晶硅光伏产业,乐山逐步形成产业链贯通、上下游适配的“大硅谷”承载体系。

在“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多个已建成项目实现满负荷生产,新开工的项目建设正酣;硅片、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储能等项目向乐山高新区、市中区、沙湾区、犍为县、峨眉山市、井研县等拓展区有序发展。

产业园区拉动着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特色产业既是“关键词”,也是“动力源”。立足资源禀赋选好特色产业的“种子”,撬动长期发展积淀而打造成型的比较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方能在县域发展中“出圈”出彩。晶硅光伏让乐山声名鹊起,而这只是特色产业迸发澎湃动力的一个缩影。

前不久,两场大型活动将乐山文旅再次置于“聚光灯”下。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步入第十个年头,不仅让展会本身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旅游专业品牌展会,也让举办地乐山将跨越国界打造文旅新产品、新路线变成常态。

坐拥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处世界级遗产,乐山的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6倍,文旅经济是乐山县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张“底牌”。

依托乐山大佛、峨眉山这两块“金字招牌”,乐山正在打破区域界线,构建以“大峨眉”“小凉山”为主体的两大“旅游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串联起的交通线将不断扩容的文旅场景缀珠成链。从“众星捧月”到“星罗棋布”,“乐山好耍、好吃、好看、好客”招牌越擦越亮,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风、嘉州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正在加速呈现。

小凉山地区“千年看变” 写好城乡融合大文章

走进地处川西南小凉山腹地的马边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马边县”),清澈的马边河从城中穿流而过,一座座秀美的庭院掩映在绿树之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深度贫困县。

“为做好城乡融合大文章,乐山市把全域美化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域规划‘一盘棋’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力推动了全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乐山市有关负责人介绍,金口河区和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彝区,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板块,更是乐山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攻坚区域。

随着城乡风貌不断优化,文旅产业越发红火。在马边县民主镇小谷溪村,一座结合彝族特色和现代风格的建筑坐落在群山之间,格外亮眼。这正是当地美丽乡村系列产品之一——“谷溪美村”项目。该项目深入挖掘小谷溪村民俗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实现旅游产业和乡村田园融合发展。

山川雄奇、三河交汇,峨边怀揽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然而山水分隔,也一度阻隔了峨边群众的脱贫致富路。2021年7月1日,峨汉高速公路峨眉至峨边段正式通车,结束了峨边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到乐山1小时、到成都2小时,连接成乐、乐雅、乐宜、乐自高速……峨边群众的致富路越来越宽。

口袋鼓更要“脑袋富”。峨边创新打造“德古讲堂”,依托讲堂打造集理论宣讲、村规民约宣传等于一体的治理平台。在全县组建了4支宣讲队,实现13个乡镇全覆盖,讲师不仅讲透移风易俗的大道理,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乐山积极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借助“医联体”开展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为金口河、马边、峨边等基层偏远地区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金口河区借力乐山市人民医院,率先在乐山市开展双向转诊智能化家庭医生试点;如今,随着乐山市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开诊,更多患者将有机会享受到便利、完善的医疗服务。

在马边,114个行政村/社区建设了119所幼儿园,实现了“一村一幼”全覆盖,选聘380多名辅导员开展双语教育,并全面推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和彝区孩子普通话水平。

县域“小变化”里藏着百姓“大民生”。聚焦“人”“产”“村”,让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更畅通,让村民们过上城镇生活,乐山正蹚出一条小凉山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

联城带村交织成网 畅通互联激活“镇”能量

11个区(市、县),18个乡、103个镇、11个街道,1107个村、264个社区星罗棋布、交织成网,共同组成了乐山版图。

细细梳理,便能发现其中的特点:各地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各异,发展基础不尽相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可谓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

乡镇是城乡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只有通道畅通,才能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有序流动,形成良性循环。

2020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乐山各地积极开展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创建工作,在完善中心镇基础服务设施、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动强县促镇带村,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夹江县为例,作为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县和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县,当地因地制宜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推动构建包括一个主城区、两个中心镇、五个重点镇、多个重点村的特色镇村体系。结合各镇区域优势、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对乡镇进行细化分类,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以此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不同的发展路径指向了同一个目标——让乡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推进乡村全面发展,加快乡村繁荣振兴。

在犍为县,“城市之眼”全面加快建设,“城市之肺”翠屏山康养公园进场施工,“城市之心”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之脊”加快规划设计,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106个城区新能源充电桩建成投用,城区智慧停车系统正式运营……犍为大力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加快补齐偏远乡镇服务“三农”的短板,积极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镇村生活一体融合、各有精彩。

做强中心,还要畅通畅联乡镇,夹江、犍为等地的做法只是乐山全市的一个缩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抓好两端、畅通中间”?乐山从“清”字入手。

自2021年以来,乐山在全市范围推动开展以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五清”行动,从解决群众关心的“脏乱差”问题抓起,逐步延伸到乡村风貌、农村经济、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领域。

以“小切口”实现“大目标”,以“小成本”干成“大事情”。如今,农村“五清”行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乡村“颜值”大幅提升,已建成的“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占比超过65%,“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发展图景已然呈现;

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农村“五清”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建制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乐山市10镇90村获评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乡风文明有效改善,联动“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乐山市成功培育33个全国(全省)文明村镇,21人(户)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四川好人榜等,推动乡村环境深层转变;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依托农村“五清”行动,乡村“美丽环境”正转化为“美丽经济”。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山区变景区,乐山走出一条“美丽生财”的好路子,全市已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2个县获评全国(全省)休闲农业重点县。

一镇一面,镇镇精彩。乡村环境正由面上美向纵深美、由眼前美向心里美转变。一招一式,尽显嘉州风采。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做强特色产业,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融合,既要厚植沃土,还要精耕细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奋进号角已吹响,乐山正以脚踏实地的精神、锐意进取的态度,将任务书、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答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