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话关注防汛抗旱 保障人民安全

2023-08-18 10:52:01来源:三江都市报编辑:曾小清

昨(17)日,乐山市水务局四级调研员陈军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防治科科长刘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呙峰、市应急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陈文凯做客乐山某会客厅,以“统筹防汛抗旱 保障人民安全”为主题,在线解答网友提出的相关问题。

网友:请做客佳宾给我们介绍一下防汛相关知识?

陈军超:关注预报预警,做好防和避。预报主要是天气预报、洪水预报;预警主要是暴雨预警、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洪水预警。防和避主要是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必要时采取提前转移避险和临灾避险措施。

刘睿: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过渡地带,呈“七山二丘一平”地貌特征,93%的国土面积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在降雨及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下易引发地质灾害。乐山市绝大部分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5至9月雨季,主要原因是滑坡、崩塌两类地质灾害均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与年降雨量集中产生时段一致。所以汛期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时段。

呙峰:雷雨天气不在树木、路灯、电杆等附近逗留。充电设备,尤其是物业小区的充电汽车、充电电瓶车要做好防护。遇有险情与社区联系,社区会上报,负有维护管理责任的市政、园林、工地、物业单位接到通知后会第一时间处置。

陈文凯: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房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求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洪水消退后即可解围。如遭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坯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网友:乐山发生强降雨时,路面积水会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应该如何排除呢?

陈军超:一是敬畏自然,牢植安全意识。二是关注天气预报,调整出行计划。三是不要涉水过河,置生命于险境。四是路上开车控速、亮尾,就近离开高速或进入服务区躲避;步行避开低洼积水或者情况不明路段,尽快到安全场所躲避。

呙峰:按照标准,路面积水产生后,只要自然排水时间不超过1小时,深度不超过10厘米算正常现象。主要通过清掏树叶、垃圾堵塞的雨篦子等措施自然消除,极端情况下会安排抽排水设备同步开展排水工作。通过这几年管网改造,乐山市现有排水管网能满足暴雨期间排水需要。另外,通过工程措施,建设更大口径排水管网,提高排水能力。近3年来消除了20个易积水路段,如嘉定路改造等。排水管网维护单位也将加强雨前、雨中、雨后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因强降雨出现的道路积水、井圈井盖松动等问题,做好警示工作。同时,采用五防井盖及雨篦子避免出现井盖缺失情况发生。雨篦子也同步加装了防坠网。尽管如此,仍建议下雨积水期间,市民尽量不涉水通行。

网友:乐山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刘睿:健全“市、县、乡、村、组、点”六级防灾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压紧压实属地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及防灾人员直接责任。会同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加强趋势会商研判和调度,及时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滚动预报,多渠道、多方式确保预警信息对常住人口及外来群众全覆盖。坚持高风险区段、重点人群靶向预警,确保不漏一点、一人。严格执行“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提前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疏散撤离,掌握防灾主动权。压紧压实防灾人员责任,发挥群众避险主体作用,细化落实避险结对帮扶和撤离管控措施,坚决避免撤离不果断、避险不彻底,坚决防止因管控不力造成人员伤亡。始终紧盯汛情严重、隐患突出、风险较大的地区和点位,针对省级、市级督导工作专班和我局工作组督导发现的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发点球”等方式督促整改,举一反三,查找根源,推动面上类似问题整改,夯实地灾防治基础。

陈文凯:开展防汛减灾应急演练。今年以来乐山市共开展防汛减灾实战演练80余次,共计2万余人参加演练。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发放防灾减灾科普手册向群众普及暴雨、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以及安全用电、燃气泄漏应对等知识。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参与答题活动群众千余人。开设防灾减灾广播宣传专栏,邀请应急管理、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面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自救互救和综合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讲解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群防群治工作。全力推进救助工作。今年全市累计发放冬春救助资金1490万元,惠及4.74万户9.72万人;发放干旱灾害生活救助资金3316万元,惠及6.67万户11.05万人。 (赵径 万燕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