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权:燃烧着的战火青春

2019-08-22 09:16:45来源:乐山日报编辑:刘若辰实习生 吴越 记者 宋雪

上身橄榄绿短袖,下身深灰色长西裤,挺拔的身姿,眼睛炯炯有神……见到66岁的李伯权时,他手中正提着一大袋珍藏的勋章和纪念册。翻开厚厚的纪念册,时光穿越回近40年前的战场,那里,有李伯权燃烧着的战火青春。

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随后数年时间里,两国军事对抗不断,在罗家坪大山、老山等地区相继爆发边界冲突。在这场长达10年的自卫反击战里,李伯权两次奔赴战场,立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书写了乐山男儿的爱国热情与勇敢无畏。

回忆起当年,李伯权感慨万分。

执念:“我就是想当兵”

1953年,李伯权出生于市中区九峰乡(现九峰镇)鞍山村。年轻时的他,就是村里的积极分子,18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11月,部队来到九峰乡征兵,临行的前一天,李伯权才得知消息。“我赶紧找上门,还让家里人帮我说好话,就希望部队能把我收下。”李伯权笑着回忆道,他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看到李伯权如此迫切和坚定,部队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

“当时去哪当兵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但我就是想当兵。”第二天,李伯权和其他新兵踏上行程,一路奔赴到云南省弥勒县(现弥勒市),加入第14军40师120团。在这里,他和战友一起搞生产、做训练,于1973年加入团直属的无后坐力炮连,成为一名炮兵。

李伯权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是75毫米的无后坐力炮,“当时的技术远不如现在,测距离主要用手指,我们称为跳眼法,练好了也很精准。”

在云南当兵的日子里,李伯权和部队一起辗转多地。在此期间,中越边境局势日渐紧张,冲突逐渐爆发。“部队提前开拔到边境驻扎,大家都做好了时刻上战场的准备。”李伯权说。

开战:连夜作战攻下高地

1979年2月16日,李伯权清晰地记得这一天,部队于夜间收到通知后,立即从边境蚂蟥堡出发,越过边境线作战。“蚂蟥堡对面隔一条河,就是越军的3号高地,也是两军的必争之地,必须攻下后部队才能继续前进。”李伯权说。

部队在黑夜中出发,翻山越岭后终于到达指定地点,此时已是2月17日凌晨2点。一声令下,战斗打响!李伯权所在的7连作为先锋部队,率先冲在战斗最前线。面对越军的反扑,我军步兵、炮兵协同作战、勇猛顽强,逐渐攻下高地并坚守,保证部队继续向纵深推进。

“这是我们打的第一场战,打到早上天亮才结束,一天时间里,陆续攻下了好几个高地。”李伯权告诉记者,残酷的战斗,让他的战友伤亡惨重,其中一个排幸存的战友仅有几人,并诞生了全国“一级战斗英雄”海水干。

挺进越南境内约20公里时,部队需要攻下75号高地。“当天正在下雨,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大冬天淋着雨、泡在齐腰深的河水里,之后成功在天亮前到达主峰。”到达主峰后,李伯权和战友才发现,为了更好地防止我军攻入,越军已将大片竹林砍光放倒在地。“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没了藏身之处,踩踏竹子时还容易发出声响。”李伯权说。

必须趁越方援军到来之前速战速决!部队决定立即开打,之后仅用5分钟便将高地攻下。李伯权告诉记者,那场战斗,他们缴获越军手榴弹、冲锋枪若干。

再战:上战场前交代好后事

1979年3月8日,李伯权跟着部队踏上返程,结束了20多天的战斗。

“这么多天里,我们攻下一个个高地,圆满完成了任务!”李伯权告诉记者,当越过边境线回到蚂蝗堡时,战士们高兴地欢呼起来:“回家啦,回家啦!”

但边界冲突并未停止。1984年,李伯权随部队再上战场,加入收复老山的战斗。

“这次去收复老山,生死未知,部队提前通知了家里,去见他们一面。”李伯权的妻子罗毅前往云南,见到了备战的丈夫。“他们帽子、衣服、裤子上都写了名字、血型等,因为一上战场,没人能保证完整地活着回来。”当时,内心难过的罗毅,只能选择支持。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是一座与越南交界的山,主峰高1422米,山高坡陡、森林密布、草棘丛生,被越军构筑了无数战壕、暗堡和坑道,极难攻下。“我们驻扎在附近的城子上村,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当地老乡全力支持我们。”李伯权告诉记者,战火中,当地老乡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残酷的战斗,让李伯权失去了最好的战友。最终,经过激烈战斗,我军成功收复老山,展现出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

“上战场前,战友们都写好了遗书,交代好后事。”但是李伯权并没有写下遗书,他告诉战友:“如果我不幸牺牲了,就告诉我的家人,我是为国捐躯的,不要过度伤心难过。”

自豪:反击战打出了军威、国威

1986年12月,李伯权离开部队,转业回到乐山,从此在五通桥工作。多年来,他从未忘记当年在部队的峥嵘岁月,从未忘记在战场上的日子。

“退休后,我几乎每年4月都要和战友一起,回老山的烈士陵园看看。”祭奠埋在黄土里的战友,献上一束菊花,大家的眼泪总情不自禁地流出来。“包括我们驻扎的城子上村,大家都还有着很深的感情,当地的老乡也没忘记我们,热情得很!”李伯权说。

每当翻开纪念册,那一段青春热血的故事就会从尘封中醒来,让李伯权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对越自卫反击战真正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随后30多年里,祖国发展越来越好、军事越来越强大,炮兵的技术和力量也已经远胜当年。”李伯权说,正是因为祖国强大了,才有了人民和平安稳的生活,这是最让他感到欣慰与自豪的事。(实习生 吴越 记者 宋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