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学会防“水” 安全一夏

www.scol.com.cn  (2018-07-06 10:03:07)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  

游泳是孩子最喜爱的降暑方式,但不容忽视的是,暑假也是儿童意外死亡的高发期。从媒体报道情况来看,5月起,全国多地已接连发生了多起儿童溺水悲剧。而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家长缺乏预防儿童溺水的意识。

如何有效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又应该怎么办呢?

看好孩子不去危险水域游泳

记者在乐山中心城区部分医疗机构急诊科采访了解到,每年夏天,急诊科都会接诊到溺水的孩子,原因主要是在室外游泳所致,特别是在一些水网比较丰富的地区。孩子在池塘、河边、水库,甚至沟渠等处玩耍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并且,即使是相对安全的游泳池,也可能因为疏忽而出现险情。对此,乐山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负责人熊伟表示,外出游玩,安全是第一位的。夏季又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在不同的水域玩水,都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开放水域:家长让孩子在开放水域中游泳之前,应确保他们知道如何处理巨大的波浪,并避开狂潮或强流;在寻找安全的地方游泳时,请选择指定的游泳区域并检查是否存在潜在危险的警告标志;当进入陌生的水域时,应先慢慢步入水中,然后再缓缓游入水中;不要让孩子私自接近危险水域,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并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游泳池、水上乐园:虽然游泳池属于相对安全的水域,但孩子下水一定要有人陪同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动态;如果泳池没有跳水区,不要允许孩子跳水;如果孩子泳技不熟练,不要让孩子擅自进入深水区;要让孩子远离泳池排水口,在水中不要吃东西,最好不要嬉笑打闹。在水上乐园游玩时,家长要紧紧跟在孩子身边,时刻注意孩子的情况;家长在参与游玩项目前一定要阅读安全条例,确定孩子的身高、年龄均在允许范围内,并向孩子仔细解释注意事项;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擅闯正在维修或者禁止进入的区域。

注意观察孩子出现异常及时施救

如果孩子出现溺水情况后,一定要现场立即抢救,或者边抢救边转送,千万不要只注意转送医院,而不进行急救,耽误抢救时机。

熊伟介绍,受电视剧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溺水后,溺水者会在水里不断挣扎以引起注意。但事实上,真正的溺水者在旁人看来就好像是站在水中(有时头会露在水面上),很多时候大人可能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

孩童是否溺水如何辨别?

通常情况下,儿童溺水后,头会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双眼无神,无法聚焦;紧闭双眼、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呼吸急促或痉挛;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迹象;试图翻转身体,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状况,需尽快把孩子救出水面。如果孩子清醒且呼吸正常,只需让他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医护人员;如果孩子神志不清,但仍有脉搏和呼吸,就要先清理他口鼻中的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果孩子心跳呼吸停止,应即刻实施心肺复苏。“儿童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至6分钟后,身体便会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溺水急救需抓住4分钟黄金时间,越早施救越好。”熊伟说。

即便出水

孩子也有“溺水”可能

现在,很多人有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孩子出水后就没有溺水的风险了。但殊不知,在孩子戏水完毕后几个小时,还是有可能发生“干性溺水”或“继发性溺水”。

临床上,这两种溺水多发生在游泳时呛过水但是没事、从水里出来之后,甚至发生在孩子喝水呛到之后。其中,“干性溺水”是由于水进入孩子的呼吸道,导致孩子出现喉痉挛的症状,引起声门和气道关闭。气道被“封”住了,空气不能抵达肺部,孩子就会呼吸困难,甚至憋死。而“继发性溺水”也是因为气道进水,但这时水并没有通过孩子的咳嗽完全排出去,而整个气道是开放的,水就顺着气管一路进入肺里,从而引发“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一般来说,继发性溺水可能发生在呛水后1-24小时内。

因此,如果孩子游泳后出现咳嗽、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极度乏力时,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立即送医检查,排除“干性溺水”或“继发性溺水”的可能。并且,在孩子呛水后的24小时内,保持密切观察。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