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乐山讯 在第二次党代会上,乐山师院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特色发展之路。但走什么样的特色发展之路,是继续保持师范特色,还是适应经济产业转型要求,加强非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这一直是萦绕在乐山师院人心头上的困惑话题。
一场场讨论、一次次学习,做精做强教师教育、做大做活非教师教育,让办学特色渐次变得明晰而立体。在2014年修订的办学定位中,乐山师院把特色聚焦在培育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与服务地方特色。
强化应用 毕业生质量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要求。在强化应用的办学定位指导下,2010年以来,乐山师院进一步加大了教学内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建设力度,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教学内涵建设成效显著,改革经验突出。
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根本。2010年乐山师院启动“双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五年来,正高同比增长39%,达到133人;博士教师翻了一番,达到112人;到校任教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增长了3倍,达21人。2014年实施师资队伍“转型工程”,目前“双师双能型”专兼职教师351人,占专任教师的40%,以满足学校应用转型的需要。通过评选师德标兵、寻找“最美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等活动,着力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2011年,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的“2+1”学期制改革先行试水。在时间安排上,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中的机动周、阅卷周大刀阔斧地砍掉,增加夏季短学期4周的有效教学时间。夏季短学期教学安排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之短期讲座课程、各类大学生竞赛的集中培训等其他教学活动。
这一改革,解决了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较为困难、地方院校办学优势不明显等实际问题,为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围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乐山师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措施,如IPD项目、教改实验班、第二专业与辅修计划、分段实习双导师制,等等。
2013年、2015年,该校先后两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增大了实践实训环节学时学分数。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目标与要求,乐山师院构建认知性实践、基础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创业性实践四层次有机衔接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问题,开发以专业综合训练为目的的项目类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增长能力;深化应用性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增强毕业论文(设计)的多样性,逐年提高实践类毕业论文(设计)占比,增加企事业单位指导教师占比。
通过几年的建设,乐山师院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上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零的突破。目前,该校各类质量工程项目总数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超过了一些老牌本科院校。
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系列举措,乐山师范学院已在人才培养上尝到了甜头。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师范生教学技能等竞赛中获得突出成绩。以“智能汽车”为例,在2012年的第七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乐山师范学院学子获得光电组全国特等奖、光电组和摄像头组全国一等奖以及西部赛区6项一等奖。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上,该校获奖等级、人数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在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乐山师范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多种措施加强了弘毅自强大学精神的教育。校友谢立新、罗勇等一大批社会知名企业家也纷纷在该校设立奖助学金,赞助数百万元用以扶助那些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受益学生在感受校友拳拳爱校之心的同时,也受到了生动的“立人”教育。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雷庆瑶、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左从朝、王玲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德才兼备、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正在逐步显现。麦可思公司在对该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2015)”中指出,乐山师院学生“本校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连续三届稳步上升,“职业期待吻合度”连续两届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校毕业生质量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凝练特色 破解地方高校“同质化”发展困境
专业特色是办学特色、办学水平最客观的反映。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乐山师院把专业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战略核心,根据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规律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施了“重点发展非师范专业、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战略。
过去五年间,乐山师院围绕特殊教育与旅游管理,加大了专业特色的培育力度。“四川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天府特殊教育师资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备选院校相继落户该校,特殊教育免费师范生与单招探索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四川省唯一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成功获得国家级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乐山师范学院——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综合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西部旅游专门人才培训示范单位,等等。以特殊教育与旅游管理为代表的专业特色正在成为乐山师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2012年,乐山师院被纳入教育部“东部高校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由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建设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速了该校学科专业建设与特色凝聚进程,以郭沫若研究、竹类生物技术研究、乡村旅游规划、农村教育等为代表的地方性学科研究特色正在成为该校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乐山师院在学生艺术教育上特色显著,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连续四年参加了中宣部、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2014年《天梯·梦想》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作品金奖,该校也因此成为“大学生艺术教育”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校。
过去五年间,乐山师院新增专业17个,本科专业总数已达54个,其中非师范专业已达35个,一个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多学科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基本形成。师范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3%,兼类专业占22%,非师范专业占65%,实现了由教师教育为主向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的转变。
应用性专业特色、地方性学科特色、技能性人才培养特色,乐山师院不断夯基础扩优势,变优势为特色,在破解地方高校“同质化”发展困境中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