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笔下的他:中高个子,步伐矫健,年过半百却依然精力充沛;字如其人,刚劲挺拔;衣衬其人,干练洁净。
学生眼中他的课堂:准确而生动的教学语言,迅速唤起大家对化学的热爱,上到“嫦娥”奔月,下至深海“燃冰”,前有上古制器,后跟学术一线,四方教室之内,以化学观天下。
一谈起他,同学们总说“幸遇良师”。他叫马晓峰,是乐山一中化学高级教师。执教35载,他不忘育人初心,依旧热情满怀,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前不久,马晓峰被评为首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
因材施教 学生的良师益友
走进马晓峰的课堂,只见他站在讲台上,总是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地将看似复杂的化学知识娓娓道来,期间还不忘与实践紧密相接,启发学生去思考、活用理论。经他一番细致的讲解,一个个难以领会的化学问题迎刃而解,同学们连连点头,恍然大悟。
35年的从教生涯,马晓峰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节课是基本前提。课下,他乐于为学生解疑答惑,也乐于听学生倾诉心事。“在课堂中虽然学生统一进行听课,但每个人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问题,老师一定要真心对待,提供帮助。”马晓峰说。
以真心换真心,马晓峰也深受同学们信任。在学生眼中,他亦师亦父。在他的记忆里,曾经有名学生在一次化学奥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错失了保送清华北大的资格,学习有些灰心丧气。“此时作为老师就要及时开导鼓励,帮助他调整心态,认真复习迎考。后来,这名学生高考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晓峰说,正是一次次耐心引导教育,不少遇到困难沮丧的学生重树了学习的信心。
马晓峰常说,“做再多的题,不如把一道题做会、做懂、做通”。严而有道,因材施教,他给学生规定学科分数线,没有完成目标的将因人制宜。“这道题的知识点就在某册书的某页的某个部分”,他的知识体系全面而精准,常常令学生折服。据悉,在全国化学奥赛中,马晓峰辅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全国一、二等奖。今年高考,他所教学生单科化学成绩全校名列前茅。
潜心钻研 青年教师的“航灯”
“育人者先自我教育”。35年来,马晓峰严谨执教,刻苦钻研教材,精准把握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熟悉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作为乐山市高中化学研导委成员、乐山一中化学教研组组长,他在乐山市教研会上多次发言并指导全市化学教研工作,同时参与编写教材《中学化学教学方法论》(2022年版),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主持省、市级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积极推动“问题引导式”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在学校里,他牵头组织开展校内赛课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研能力。近年来,该校化学组青年教师多次代表乐山参加省级赛课获佳绩;他组建了以年轻教师为主体、老教师帮带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活性炭小分队”,弥补青年教师在成长中的短板,充分发挥“老带新”团队协作、互促优势,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今年8月,202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线上展播活动举行,乐山一中的化学课堂教学案例《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并在第四论坛展播,马晓峰便是创作团队中的一员。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马晓峰坦言,自己乐于与团队教师一起,努力开展新课程相关课题的研究与探索,以科研促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庄谐”并重 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马晓峰有谐趣的一面,他豁达通透,热爱生活。同学们常形容说“马老师上可在课堂上教书育人,下可在花园里浇花养鱼”。他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种的花草,也会在清晨采上自家的栀子花送给学生;他爱骑自行车,环保的“碳达峰”、帅气的“黑墨镜”、干练的“工装裤”是他独特的标签。
他也有庄重的一面,勇于任事,主动担当。马晓峰担任乐山一中化学教研组党支部书记,在征求党支部成员意见后,成立了化学党支部帮扶基金,他带头捐款,所有爱心款均用于每学期帮助化学组有经济困难的老师。2021年,他所带领的化学党支部被乐山市委教育工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庄重和谐趣,是马晓峰透视生活的两面镜子。他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不断地影响着更多的学生,他的“振作起来”永远能给学生前进的力量。
生活中的他,幽默风趣、亲切可爱,悉心关怀学生生活与成长,每一次交流都倾囊相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课堂上的他,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对化学知识信手拈来,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他先后被评为乐山市骨干教师和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解疑惑,探无机有机神奇奥秘;育桃李,同莘莘学子并肩作战。对知识常怀敬畏,对学生充满关切,努力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马晓峰说。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