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校:教研探新法 实干助芳华

2022-09-23 16:02: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懿

青年兴,则民族旺;青年刚,则家国强。乐山外国语学校高2025届7班在9月19日升旗仪式活动中,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高标准、高质量”的激情晨读。姿态挺拔、目光炯然、声音洪亮、气势高亢,一切都彰显着他们青春的无限激情,为全校同学树立了榜样。用奋斗定义青春,用激情来诠释年华,乐外少年势将破浪。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新高考、新教材、新课堂”铺垫遥深、挑战层重,临面此势,已然蓄力待发的高2025届自信迎来觅索新征程的第一步。秋虽凉,心亦彰。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备课组奋勇当先,蕴蓄了乐山外校课改新探索的首次沉淀。

9月7日上午,语文备课组组长王伟老师在高2025届2班执教“三新”背景下以《扬起课程改革的风帆》为题的新语文课堂。学生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以“识大体、读大气、品大美”的清晰思路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在设计精巧的课堂指引下,师生配合,例旁征博引、析入木三分,营造了活力而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尽显风采、教师酣畅淋漓、课堂灵动有序。

课后,高一、高二语文备课组就课堂实施情况展开研讨,立事达教育副董事长欧建设莅临本次研讨,听取教研成果并作出指导。组长王伟老师以本课课堂实际效果为参考,指导老师们根据各班实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并提出了“多实研、多磨课”的要求。紧接着,根据各班教学进度和基本学情确定了本学期以大单元设计、大专题设计、小组探究式教学为方法的工作计划,提出了“规范备课格式、勤抓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以及备课工作中对教案、重难点、进度、资料、考评的“五个统一”,最后确定了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分析学情的“两研一析”教研机制,为新学期课改探索指明方向、铺平道路。

9月9日下午,数学备课组组长席鑫老师在高2025届5班讲授《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席鑫老师按“情景引入、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概念形成、精讲精练、归纳总结、目标检测、分层作业”八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层层深入。整堂课以合作探究式教学为主,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学习小组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立足于“学生之学”;而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注重对学生的方法引领,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数学思想的提升,立足于“思维之法”。整堂课中,学生展现了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学习精神,这既是对数学学科的探究,更是对生活本质的探究,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后,数学教研组长郑长清老师、高二备课组长窦小琴老师以及高一备课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了评课活动。就本课的探讨成果,老师们高度关注如下列问题:如何处理好当下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何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环节更加高效?如何更好的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数学组全体成员将大胆迎接挑战,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继语文、数学教研课之后,高2025届英语组乘风起航,9月15日,由毛丽娜老师主讲的研究课如期展开。整个课程包括四个部分:导入、读前活动、阅读、读后活动。一堂有效的阅读课要能让学生静得下心,活得了思维和开得了口;从输入到输出,从阅读到理解再到表达;从思维的建构到联结,再到重组。阅读与思考帮助提升同学们的思维,以形成更稳固的思维品质。毛老师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活而有序”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围绕学生展开,眼里有“生”,润物无声。

课后,英语组对本堂教研课进行评课。蔡秀兰老师提到,本堂课引入部分有趣、到位,小视频运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对于教材设置的活动进行了灵活修改,根据学生基础调整了难度,课文的美言美句积累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堂优质研究课。易慧静老师说到:“课程流畅,口语很好 ,英文解释恰当。” 黄茜梅老师建议道:“基于学情,可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同时在英语课堂上面,教师应保证80%以上全英文,让学生尽量开口说英语,并引导学生,培养语言思维逻辑和英语素养。”

高一物理组于9月16日下午围绕“三新背景下如何高效开展课堂教学”进行主题研讨交流,并进行课堂展示。陈希民老师从“情景引入——问题导学——概念形成——例题精讲——课堂总结”5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积极尝试物理大概念教学,把物理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进行转换,重在求真。强调物理概念的内在联系,形成专家思维。在课堂上陈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的解决了本节的重点。

听课结束后,教研组长崔俊明老师以及高一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组织了评课活动。大家积极发言提出建议,指出亮点和不足。尤其是不足之处大家都坦言相告,毫不保留,提出了几个焦点问题。如:如何有效的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建设活动?关于大概念引导下的物理观念如何形成?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的现实情境解决物理问题?一次历练,一次成长。一个团队的成长,离不开个人;同时,个人的进步更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文/彭一泷、吴昔烊  图/姜琴 吴昔烊 彭一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