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华: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

2020-09-09 09:28:12来源:三江都市报编辑:曾小清

——记“2020年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杨俊华

7日早上7点15分,乐山市草堂高中物理教师杨俊华便来到了学校,作为高2023届8班班主任,她要陪伴同学们上早读。接着,上两个班物理课、批改物理竞赛题、整理班务……直至当日下午3点过,记者才在办公室见到她。

朴实无华,是杨俊华给人的第一印象。从教31年的她,刚刚送走了该校毕业班——高2020届10班全班40人中,28人考上一本,成绩600分以上有6人,全班都考上本科,其中2人已被985大学录取。对于该校整体生源质量并不高的实际情况而言,该班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突破,班主任杨俊华功不可没。

随着同学们收到一张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杨俊华的手机里全是同学们发来的喜报和真诚的感谢与祝福。“看着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更好的发展,做老师最幸福的瞬间,莫过于此了吧!”她翻看着手机,脸上写满了欣慰。近日,杨俊华获评“2020年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

全心育人

每天下午2点,是该校10分钟的“课前歌声”环节。当日,杨俊华整理出几首传播正能量的歌曲,并将歌名、歌词张贴在班级教室内,供同学们每天选唱。

今年,是杨俊华担任班主任的第17个年头。目前,新班级正处于建班期,培养班委干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她都亲力亲为。“我班的班规主要包括同学们模范遵守学校、班级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有高远的目标,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

带班多年来,她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每带一个班,她都要和学生一起制定个人和班级的学期、学年和高中三年的发展规划,并邀请大学毕业的学长、在校大学生来班里现身说法,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追求,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学校各类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班级管理中,她将民主管理和严格管理相结合,班级学生人人有责任,个个有贡献,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树立正能量,形成好品德。据了解,她所带的2014届4班、2017届2班和2020届10班先后被评为乐山市先进班集体,2014届4班还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班集体。

爱生如子

“您是我们班级的灵魂,您奋力扛起整个班级,牺牲自己,照亮他人。”在《我的班主任》中,2020届10班学生张文璐曾深情地写到。杨俊华跨年级担任理科精英班物理教学、学校物理教研组长,工作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尽管如此,她从未懈怠过“班主任”一职。她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学生失学掉队,尽力呵护学生的成长。

学生张小川(化名)学习习惯不好,初中知识基础不牢靠,进入高二时家里又多了一个弟弟,父母对他要求严格,在诸多压力之下产生了厌学情绪。“我记得当时他表现得注意力不集中,顶撞老师,作业不认真完成,还在一次‘课前歌声’中和我进行了第一次‘交锋’。”杨俊华回忆,那时和他在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触及内心深处的谈话,并鼓励他学习奋斗。爱心的感染,谈心的触动,最终换来张小川努力学习,并在今年高考中以598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211大学。

在杨俊华的班上,学生上学期间不允许带手机,家长有事都通过班级微信群沟通;每天早上,学生不能带早餐进校吃,鼓励家长们在家为学生做早餐;每个周末,全班集体上晚自习,她义务全程陪伴学生,教会同学们学会自习、学会自我总结。

在有学生学习退步时,她总是及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用包容、信任去帮助学生……爱生如子,杨俊华用大爱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

治学严谨

最近,该校一名物理青年教师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高三一轮复习公开课。当日,作为该校物理教研组长,杨俊华要帮忙审核学案,审查教案,并通过听课帮助她打磨这堂公开课,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如此般,作为“领头羊”,她重视组内年轻教师的培养和进步,在年轻教师上公开课前,她都会亲自给年轻教师修改教案和课件,指导他们反复磨课,精益求精;并精心安排每一次组内的研究课、展示课,带头上好示范课……在她无私帮助和指导下,物理组年轻教师进步迅速,组内先后选派三名年轻教师参加乐山市物理赛课,均获得一等奖。短短几年时间,该组年轻人都担起了学校物理教学的重任。

作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杨俊华在教学工作中,严谨而不失幽默,有序而不失活泼,她的课堂教法灵活而高效;每练必阅,阅后必评,评后反思是她追求教学质量的认真态度。多年来,她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杨俊华从事31年教育师德的真实写照。“其实教师的作用是推动作用,教师最大的爱也应是严爱,严格管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不善言辞的她说,要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做一名学生敬重的教师。(记者 张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