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神”们为什么都选择这家公司?

2020-06-05 10:24: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若辰

——探寻太平人寿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的起源

很难想象,诸多在保险行业历史上备受仰望的“第一人”及顶级人才,都曾任职于同一家公司——太平保险。

太平保险创立于1929年,它与另外两大民族保险品牌,中国保险和民安保险,共同整合而成现在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

近百年以前,与洋商保险的巨大差距让第一代太平人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太平保险从创立伊始,就通过自主培养、延揽贤才并提供成长平台,打造出现代意义上的保险人才“高地”,保证了业务品质与永续经营,为今天的中国太平,及其子公司太平人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揽行业“第一人”,用一流人才引领行业发展

早期的太平保险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以高标准延揽行业一流人才,“聚而用之”,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被称为“中国保险学理论第一人”的王效文任设计部长兼法律顾问,“中国会计师第一人”谢霖任总会计师,医术享誉全国的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陆锦文任医务主任,“中国三大精算师”之一的陈思度任总精算师……

上世纪20年代,陈思度从清华学校高等科(今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攻读数学、银行与统计、精算学,后供职于美国大都会人寿、联邦人寿、美国教师保险和年金协会,并拿到了美国精算师协会准会员资格、北美非寿险精算师资格(后又获得美国精算学会准会员资格)。回国后,陈思度应邀赴华安合群保寿公司任职,兼任太平保险公司人寿部的计算股主任。1938年,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改组成立,陈思度继续主管太平人寿的精算业务。通过公司附设的印刷厂,他印制了自己编写的《人寿保险计算书》《人寿保险责任准备金》等英文精算著作,并参与发起成立国内最早的精算职业组织——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寿险组精算委员会,用专注和专业,为中国的精算职业和寿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胆启用新人,以新理念培养新生力量

在1929年创立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后,周作民深感于中国保险人才的匮乏,多次派遣公司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学习西方国家的现代保险制度和先进管理理念。为鼓励并支持火险意外险股主任杨洪山赴欧洲考察业务,周作民“以私人应得薪酬全部捐赠”。上海分公司副理陶听轩用了一年时间,在瑞士、英国等保险业发达国家深入了解寿险技术的革新。为解决法律释义、文本编译等一些业务层面的问题,太平保险还签约、资助了两位留学生分别前往美国和日本深造,并与时俱进,特别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供其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

敢于启用新人、培养新人也是太平的一大特色。日本国立东京商科大学保险学研究生郭雨东,一毕业就被招进公司,负责权威杂志《太安丰保险界》的编辑出版;从光华大学毕业的金瑞麒,因其理论功底扎实、保险业务娴熟、工作勤勉尽职,经常被委以重任,代表公司出席业界高层聚会。太平保险对新进职员的使用原则是量才适用,至上海租界沦陷前,太平保险分三批次招考了100余名大中学毕业生,通过专业性的辅导培训,帮助其快速成长,其中多数人后来成为总、分公司的业务骨干。

大格局成就事业典范,笃行报国之志

在民族保险业史上,杨经才被誉为“经邦济世之才”,他在太平保险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后参与创办了拥有红色基因的民安保险,矢志不渝地坚持实业报国,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而奔波。

杨经才从洋商美兴保险行的练习生起步,自学英文,研习业务,20多岁即升为经理,因为洋商雇员的身份,他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1935年,美兴保险行摘掉“洋帽子”,人员和业务并入天一保险,很快,经营不善的天一保险被太平保险收购。

回归民族保险的怀抱,杨经才开始充分施展其才华,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务经验,开拓业务,创新险种。在修订保险法规的大讨论中,他赞成改用中文保单、本国货币投保;在公司运营管理中,他主张引入现代理念,建立新会计制度、严管保险经纪人、限制保费折扣等,目的是帮助民族保险尽快摆脱洋商势力的打压。

在当时,杨经才是上海民主救国事业的领袖之一,发起创建“上海洋行华员抗日救国会”,共赴国难,以雪国耻;参与筹划“保险界战时服务团”,救护伤员,救济难民。上海沦陷,被日本特务通缉的杨经才辗转来到了大后方的重庆,丁雪农知悉后,将他聘为太平保险重庆分公司副经理,“保险界的有数人才,不能任他外流”。

抗战期间,广大华行作为中共地下党联络点,肩负“搜集秘密情报、为从事地下工作的领导同志建立交通安全线、为党中央筹措经费”三大任务。1942年,杨经才由广大华行董事会公推,出任董事长,次年又与卢绪章、卢作孚一起创办了“太平”品牌三大源流之一的民安保险,他被聘任总经理。1944年,年仅38岁的杨经才不幸猝死。壮志未酬,但他的事业典范与家国情怀,在民族保险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一直为后世所敬仰。

时移世易,那些遥远的“群星”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重要成员,太平人寿在2001年境内复业后延续传统,坚持走高质量人才培养路线,将人才视为公司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精选优育,加速成长,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卓越人才。目前,太平人寿拥有精算师及准精算师近50人,管理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0%,整体年轻化、素质过硬。此外,公司的管理培训生“新锐百日培养计划”已连续两年从高校选拔培养了数百名人才,持续不断地为行业输送优质的新鲜血液。

面对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太平人寿并没有放慢人才培养的脚步。除了加速推进在线培训教育,太平人寿还在3月16日开启了“云春招”,拿出千余岗位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招聘,并且采用了全线上无接触式面试。更加难得的是,总、分公司高管职位也在此次公开招聘行列,可以说是将“太平”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的传统进行到底。(太平人寿)

参考文献:

《中国太平发展简史》(中国金融出版社)

《群星璀璨》(海天出版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