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山水美景过上好日子

2021-03-08 09:11:44来源:乐山日报编辑:曾小清

2018年2月11日上午,正在四川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沿着崎岖山路,他一一走访贫困户,并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交流,结合当地特点给村民们支招致富路。习近平表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让总书记最牵挂的困难群众也焕发出饱满的精气神。

当早晨的第一束阳光照进大渡河金口大峡谷,俊朗的山峰间群鸟翱翔,此起彼伏的“歌声”荡漾在丛山峻岭。坐落在峡谷间的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渐渐苏醒,村民王帮华在自家的农家乐里忙碌一阵后,又哼着小曲径直走向附近的铁道兵博物馆。

今年56岁的王帮华从2012年被聘入铁道兵博物馆工作,负责游览讲解和博物馆维护、管理等工作,当地村民都叫他“馆长”。“我不是什么‘馆长’,要是没有搬迁下来,我还只能在高山上种地呢!”说着,王帮华指了指背后高耸入云的山峰。

“以前,大家都靠务农为生,住的都是木头房子。山高路险,下山交通不方便,走路要花三、四个小时,村民虽然种有茶叶,但销售很艰难。”王帮华回忆起10多年前的生活时说,2004年以前,胜利村全村7个村民小组149户村民,有70多户分散居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峡谷山巅,大家下山赶集是“天没亮出发,天黑才回家”。

靠着高山移民、大小凉山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脱贫攻坚等系列政策,自2004年开始,胜利村高山上的村民陆续搬迁下来,并依托铁道兵博物馆和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吃上“旅游饭”,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幸福村。胜利村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寨”。

“山上有茶园,搬下来后要怎么管理呢?”回想起当初执意不愿搬迁的场景,64岁的村民周明素忍不住笑了。“山上住了一辈子,谁能想到搬下来的生活能过得这么好。”

2012年,铁道兵博物馆建成开馆,位置就在周明素家门口。看着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周明素索性利用家门口的院子,开起“周大嬢石磨豆花”店。

“人多的时候,店里11张桌子都要坐满!”周明素告诉记者,如今,上山的产业便道修好了,游客不多时,村民们就上山采摘老鹰茶,然后下山就地卖给游客。说起现在的日子,周明素乐得合不拢嘴:“每年靠餐饮能赚三、四万元,茶叶再卖个一、两万元,很满足了!”

近年来,胜利村紧紧抓住“峡谷第一村”发展机遇,实施山地文化栈道、购物一条街、峡谷观景平台等配套项目,打通环村旅游步行环线,进一步完善公厕、路灯、垃圾处理池、公共排污设施等配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老鹰茶3000亩、花椒300亩、重楼150亩、竹鼠850只,注册“石帽瓦”老鹰茶、“道林”花椒、“峡谷第一村”等区域品牌商标,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成功让老百姓搬得下、稳得住,背靠山水美景过上好日子。

胜利村的巨变只是金口河区旅游助力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的典型之一。近年来,金口河区践行“生态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发展主线,全域旅游实现新突破:加快规划打造城区红华记忆小镇,建成“花漾安居”顺河村等美丽宜居乡村26个,精心举办“转转花文化旅游节”,带动群众发展农家乐、民宿客栈105家;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瓦山旅游综合项目签约落地;全区自驾游、自助游井喷式发展,游客接待量、旅游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38.6万人次、1.25亿元,提升到2020年104万人次、4.2亿元,同比增长170%、236%。(宋宇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