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绿水青山典范城

2020-11-12 10:26: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曾小清

——峨眉山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云鬘凝翠,鬒黛遥妆”,雄秀神奇的峨眉山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和多元动植物,也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旖旎的秀美风光,既是发展优势,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守护好这一方青山秀水,如何让当地群众更好享受到这一自然的馈赠,成为摆在峨眉山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大题。

“生态立市、文旅兴市、产业强市!”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峨眉山市,坚定绿色发展步伐,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打造“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总体定位,改革创新,补短提升,努力做好生态保护“加法”,用生态助推发展,将发展融入生态,走好生态路、打好文旅牌,让绿色常在。

这座山、这座城的山水林田湖,渐渐蝶变成一个又一个景点;这座山、这座城的群众,有越来越多的幸福在如梦似画的环境中蔓延。

首创一套体系 把绿根植于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因山而兴、与山共荣的峨眉山市,把“生态立市”置于三大发展战略之首。党政齐抓、全面推进,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率先在全国首创《“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用明确的“硬杠杠”守护碧水蓝天、美丽家园。

《指标体系》划定2.35万公顷的耕地红线和1.75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线,并将195.16平方公里纳入生态红线范围、约占市域面积的16.5%,积极构建与“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相匹配的空间格局。

《指标体系》突出高质量绿色发展。大到产业发展方向,细到资源能源消耗,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努力实现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更少的排放创造更大的价值。截至目前,该市依法整治61家非煤矿山企业,关闭21家、停工停产12家,全面修复市域生态环境,探索走好变资源开发利用型为绿色内生驱动型的发展之路。

为坚决落实好《指标体系》,峨眉山市严格考核问责。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县级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坚决防止“绿色造假”“绿色腐败”。以“谁污染谁治理”机制,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如今的峨眉山市,绿色发展已根植于心。昔日随意焚烧的秸秆变废为宝,摇身一变成了市场追捧的有机肥、食用菌培养料、青贮饲料;水泥窑“吃起”垃圾,平均每天“吃掉”约 320 吨城乡生活垃圾;全球排名第二的烈酒和葡萄酒巨头——保乐力加集团也优中选优、缘定峨眉,将投资兴建的首家中国麦芽威士忌酒厂选址于此,开启了“名山+名酒”的美丽佳话……

突出四大工程 还绿于山水群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峨眉山市聚力重点,深入实施“四大生态工程”,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还绿于山水于群众,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实施“生态补水”。启动“引青(青衣江)进峨”和“引大(大渡河)进峨”两大生态补水工程,打破“有山无水”的发展瓶颈。目前,该市已全面完工的“引青进峨”工程,让季节性缺水的峨眉河得以“解渴”,河道内涟漪荡漾,河沿岸绿树连绵;而正在加快推进的“引大进峨”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峨眉山市的“水困”,也为峨眉山市做好“水”文章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

实施“生态搬迁”。有序引导峨眉山景区群众搬迁下山,完成4563人生态搬迁,占景区人口的23%、中高山区人口的38%,还原景区生态,让亿年峨眉更加璀璨斑斓。

实施“生态植绿”。深化“绿秀峨眉”行动,大力开展巨桉林更替改造,因地制宜选择观赏性、经济性、文化性俱佳的替代树种。全面启动“林长制”工作,加快提升交通要道、城市节点绿化美化水平。截至目前,峨眉山市已建成多彩旅游通道30公里,新植树木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5%。嘉峨大道上,相得益彰的各色花草树木将道路装扮成了一幅多彩画卷;城市家门口,湿地公园、口袋公园应接不暇,市民出门见绿、放眼观花。

实施“生态保护”。统筹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该市投入11.4亿元,推进城市、景区、乡镇、农村污水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通过CKK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城乡生活垃圾也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如今的峨眉,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空气优良天数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坚守一个原则 让绿深融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峨眉山市全域统筹,坚持“山城一体,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主动优化产业布局,让绿色深融于发展。该市以旅游为媒,生态搭台,产业唱戏,点燃经济可持续发展引擎,以“生态+”构建起“一桶水、一瓶酒、一杯茶、一盅汤、一套拳、一台戏、一首歌、一根针、一展会”为主体的“九个一”绿色产业体系,让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效益。

“生态+文旅” “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绿色生态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峨眉山市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

在这里,园区变景区、工厂变景点,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先后落地。农夫山泉峨眉山工业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获批省级科普基地,华润雪花、竹叶青工业观光旅游日趋成熟,保乐力加威士忌生产基地从建设开始就“瞄准”4A级景区目标……生产车间、水源地等成为游客走访、探寻的宝地,热闹从生产线延续到厂区园区。峨眉山市的绿色轻净产业不断壮大,产值达257亿元、增长17%,轻重工业比由3:7优化为6:4。

在这里,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农村新业态正在形成。嘉峨茶谷,让茶园成景点,引来无数游客进村入谷;“只有峨眉山” 戏剧幻城实景演艺项目,让村景成场景,村民吃上旅游饭;高桥镇兴宏村的彩林,让山坳五彩斑斓,也让村里的人们笑容灿烂;胜利街道“月南花乡”,百花争艳,美不胜收……截至目前,峨眉山市已建成美丽新村21个、带动发展特色民宿300余家;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生态种植面积占比超90%,与绿色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农业蓬勃兴起。依托茶园、湿地、山林等自然景观,峨眉山市越来越多的城景村落变身网红景点,旅博会、茶博会、药博会、音乐节等赛会常办常新。

有山可登、有佛可拜、有戏可看,还有水可喝、有茶可饮、有酒可品、有汤可泡、有武可学、有假可度。越来越靓丽的生态底色,让峨眉山市正在成为千万游客的诗和远方。(记者 方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