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坝飞出“金凤凰”

www.scol.com.cn (2019-04-30 09:57:24)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陈兴鑫 方方  

李英铁,马边彝族自治县梅子坝乡一位普通的彝族青年。7岁丧父,9岁母亲改嫁,李英铁与年幼的2个兄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如今,最小的弟弟李英主在他的培养下,成长为西南民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是梅子坝乡飞出去的“金凤凰”。

长兄当父、恩重如山;身世坎坷,精神不凡。

近日,记者从马边县城出发,汽车沿着延绵起伏的山路行进,1个半小时后抵达梅子坝乡。梅子坝乡是纯彝族乡,因漫山遍野的野生梅子而得名。李英铁如今的家在公路边上,与乡集镇毗邻。两年前,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从山上搬下来,花了几千元就住进了3居室的新房。

“你觉得苦吗?日子有奔头吗?”“我是孤儿长大,邻居们给了很多帮助。我很早就没有读书了,回家放羊、打笋子挣钱,现在当泥工、木工,什么挣钱干什么。”面对记者的问题,李英铁如实说。

“历尽万难都要把弟弟供出去,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善表达的李英铁内心坚定这个信念。

2008年,年迈的奶奶因病去世,李英铁一家人失去了精神支柱。正在读初一的弟弟李英主卷起铺盖回到家里,李英铁严厉斥责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障碍,书是一定要坚持读下去的,否则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

到了高中,弟弟学习任务加重,时间很紧,李英铁想尽千方百计把弟弟的学费凑齐,他总是乐观地说:“别担心,该吃好一定要吃好,生活费的事别担心,我会想办法凑齐。”

为了让弟弟完成学业,为了维持全家人的日常开支,李英铁勤劳苦干。打笋子的季节,他天不见亮就出门,有时候连续一个星期吃住在山上;凭借自己的勤奋,他学会了泥工、木工,日常邻居有什么需要,他总是冲锋在前。(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家庭的贫穷,让他们更加努力上进;党委政府的关爱,给他们带去期望和信心;爱心人士的助力,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李英主读高中的时候,乐山善城志愿者协会的费阿姨每月定时给李英主提供生活补助,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减轻了负担。李英主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西昌学院。

考上大学,几千元的学费无疑是天文数字。县教育局、团县委给予经济补助。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更是雪中送炭,使得李英主能够走进大学、实现梦想。

穷,不是借口;苦,是一笔财富。

李英铁凭借勤劳肯干,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2014年,精准扶贫的好政策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去了希望。乡上聘请李英铁为护林员,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享受退耕还林补贴,每年收入4500元;连续两年享受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入股分红5000多元……

有了好政策,李英铁没有躺在“温床”上睡觉,而是倍加努力,给妻子、儿女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过上好日子。”李英铁说,“虽然没有读几天书,但是通过自学,认识了很多字。”

在李英铁的卧室里,一个书架整齐地排列着很多书。“像他这样爱读书的彝家青年真的不多见。”梅子坝乡党委书记方成明说。

李英铁从柜子里拿出一大叠荣誉证书,这些都是弟弟历年来获得的奖励——省优秀大学生、十佳大学生,年年都获得奖学金。“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弟弟拿回来专门让侄儿、侄女看一下,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不善言辞的李英铁说。

在梅子坝乡,李英铁一家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群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方成明说,以前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现象,现在再也没有这种情况发生。以前少数群众游手好闲,等靠要思想严重。现在,许多村民都选择就近务工,每天到工地上挣两三百元的工资。

4月10日,李英主在微信中给记者发过来一条消息:“因为哥哥和嫂子的帮助和支持,才能得以继续学业。我也深知他们的不易,这种情不知如何谈说……”(记者 陈兴鑫 方方)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