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农民上夜校 打造“五星级”美丽新农村

http://www.scol.com.cn  (2017-04-17 10:41:37)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魏玉婷  

散落在几座山、几条沟之间的乐山市沐川县箭板镇五星村,是一个贫瘠的小村庄,村里人说以前真是“通讯靠吼,交通靠走,保暖靠抖”,毫不夸张;如今五星村不仅修新路、建新房,还通过箭板古镇的影响力,在村里打造集观赏和采摘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跟上建设生态沐川的大步伐,依托箭板古镇和本土风貌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脱贫攻坚让昔日小山村发生了巨变,实现了新生,而在此过程中,该村也抓住精神扶贫这个法宝,办起农民夜校,让村民了解政策、掌握技能、跟上文明新风尚。村里人都说:“希望我们五星村以后村如其名,成为大家都赞的‘五星级’美丽新农村。”

村民正在认真听课

从会议室到田间地头课在哪上不重要关键是有收获

“走咯,去上课了哦!”日前,吃过午饭后,五星村的村民纷纷相约着,往镇政府的方向走。

而此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光勤早已等在了镇政府的会议室门口,每来一个村民,他就在心里默默数着人数。“人到齐了,我们开始上课。”看到不仅贫困户都来了,就连很多村民也来听课,大家积极性越来越高,张光勤感到十分高兴。

三江都市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五星村开办“农民夜校”以来的第五节课。至于为何白天办“夜校”?张光勤告诉记者:“我们农村不比城市,没有路灯,晚上天黑得早,大家上课后回家,路上看不见,不安全,所以我们就把课安排在了白天。”

据悉,2016年12月26日,为让村民了解政策,掌握技能,懂得文明礼仪,五星村正式开办农民夜校。张光勤还记得,当时的第一课,所有的贫困户都来了,而这宝贵的第一课就交给了驻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给大家从政策、法规到脱贫攻坚一一讲解。

看到第一课受到大家欢迎,随后,张光勤和村民相约,农民夜校每月开课2次,分别是每月的6日和26日。

于是,今年1月6日、1月26日、2月6日,村民都自发地来到镇政府会议室上课。“由于我们的村民活动中心还未建好,所以现在上课暂时借用镇政府的大会议中心。”张光勤告诉记者,在哪上课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有所收获。

这不,张光勤除了召集村民坐在会议室上课,不仅学政治政策,讲行为习惯,学习产业发展等相关知识,还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请专业农技人员到地里给贫困户和种植户进行“手把手”教学。

“很多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指望他们上课做笔记之类的,相比而言,他们更喜欢在庄稼地里干活,所以上一节课,我就请技术人员到地里去给他们讲产业发展的知识,全程没有听不懂的专业说法,只有实实在在的有用做法。”张光勤告诉记者。

的确,正如张光勤所言,采访中,贫困户告诉记者,那节课十分有意思,技术人员“手把手”教种植技术,大家都踩着泥巴,学习核桃的种植和管理知识,“具体到哪根枝条该修剪、肥料该如何施、农药该怎么配比、长新芽时怎么做有利于挂果等,太实用了”。

从“骨子里的懒”到越来越有“精神头”

课不在于数量关键是课后有成效

几节课下来,不仅村民有收获,村干部也觉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除了产业发展是重头,此前我也在课上给大家讲了很多行为习惯的问题,比如不爱卫生、乱扔垃圾、只顾自己、邻里纠纷等,这些事看上去虽小,但影响很大,所以之前有一堂课,我就专门讲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令张光勤意外的是,课后,他走访发现,村民乱扔垃圾等行为少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多了,人与人之间也更和睦包容。

当然,张光勤最在意的还是,村民是否有精神头。

“我也没多少文化,关于‘精神扶贫’这块,我也说不出多好的见解,但我认为‘精神扶贫’就是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老百姓,用当地土话说就是,一个人只要有精神头,就能干事,才能干成事。”张光勤表示,开办农民夜校之前,他发现,很多村民是根植于骨子里的懒,不愿干活,通过上课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并给他们鼓劲,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仅仅指望别人是不行的,只有自己勤快才能过上好日子。

如今,虽然课才上了五节,但村民的精神面貌是越来越好。张光勤开玩笑说:“作为村支书,我今年59岁了还充满干劲,精神状态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村民们看到我这样,也不好意思差到哪里去。”

采访中,记者发现,张光勤声音洪亮,做事干净利落,走在半山腰,突然想起某事,直接喊一嗓子通知山沟里的村民。他直言,作为一个贫瘠的小村庄,村里人以前还真是“通讯靠吼,交通靠走,保暖靠抖”。

据悉,五星村属省定贫困村,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现有337户,1132人,其中贫困户65户,贫困人口232人。

记者了解到,这个小村庄被几座山隔开了,村民住得散,交通很不方便,直到2015年,该村仅有3.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5公里。每逢下雨天,村民出行苦不堪言,用村民的话来说就是:走路趟泥泞,吃水靠肩挑,年年种地收成少,姑娘小伙都往外跑。

如今,这散落在几座山、几条沟之间的五星村,要如何脱贫?张光勤表示,精准扶贫给五星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帮扶单位市公安局、县纪委及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五星村确立了以核桃、李子结合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

从贫瘠小山村到美丽新农村“精神扶贫”是关键扶贫攻坚有保障

要致富,先修路。2016年,当项目启动时,张光勤激动不已:“老百姓祖祖辈辈都盼着出行方便,这下可真要实现了。”

现在,在张光勤的带领下,该村正抓紧升级拓宽4.5米宽的通村村组水泥路6条共22.8公里,目前已修通7公里,直通300多户村民家中的37条共23公里的连户路也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

采访期间,记者也随张光勤在村里走访了一番,看见一座座红瓦白墙的聚居房修建在茂林修竹的山间,有些贫困户已经入住;村民活动中心和盘山公路也正在修建中,而修好的盘山公路上,村民骑着摩托车时不时呼啸而过,十分方便。

与此同时,根据五星村的地势特征,张光勤还引导村民种核桃、种李子树、挖鱼塘、办农家乐、养土鸡,发展乡村旅游。

记者了解到,该村现有核桃1260亩,人均达到1亩;李子780亩,正在栽种中;黄姜500亩,鸡7000只;今年还将培育核桃专业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2个,养殖大户10户。

此外,记者获悉,五星村还通过箭板古镇的影响力,在村里李子园区内,打造集观赏和采摘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跟上建设生态沐川的大步伐,依托箭板古镇和本土风貌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据张光勤介绍,今年产业扶贫资金还将投入97.5万元,用于五星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观景平台8个、游客接待中心1个、环境整治2000平方米、标识标牌35个、旅游厕所2个、停车场600平方米、农家乐2家、民宿达标户2户、休闲亭8个),而这一切均将于2017年9月完工。

关于未来,张光勤算了算经济效益:黄姜每亩产值0.1万元,500亩产出收入50万元;李子投产后,单位产值4500元/亩,780亩共计收入351万元,林下养鸡每只产值72元,7000只鸡产出收入50.4万元,乡村旅游每年吸引游客5—10万人,能带动消费1000—2000万元。

“五星村将于今年年底完成脱贫摘帽,相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将大大改善。”张光勤表示,交通道路的建设,切实解决行路难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全村人畜饮水、灌溉等问题;聚居点打造和危房改造,切实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村活动室、卫生室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实施后,将切实提高村级服务质量,丰富群众生活。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