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脱贫结硕果 特色农技扶贫绘就乐山画卷

2019-12-09 16:08: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若辰记者 代玉巍

四川在线乐山讯(记者 代玉巍) 自2018年,“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专家孙鸿强主动请缨任马边彝族自治县荞坝乡水平溪村驻村第一书记,自掏腰包栽培亩产万元的食用菌大球盖菇,为小凉山山区百姓带去了致富的希望与养殖技术,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大球盖菇示范基地60亩,预计年纯收入60万元以上。

2019年,沐川县利店镇朝阳村7组贫困户张贵元通过“四川科技扶贫在线”联系到肉牛养殖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规范养殖肉牛,目前已建成规模养殖肉牛60余头,成为县域内的养牛大户、致富能手。从之前的贫困户到如今的产业大户,他受益于产业扶贫,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

近年来,乐山市科技局立足乐山贫困山区实际,按照全省“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帮扶原则和“专家助力农户种养殖”的模式,以实施农技辅导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种养殖带动为依托,以技术指导和服务为支撑,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取得实在的收益,助力“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在乐山“三县一区”全面开花,绘就特色农技扶贫的乐山画卷。

助力贫困村打造品牌产业增强内生动力

产业有了,如何让已布局的项目更有活力?水坪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孙鸿强将目光落在了品牌打造和做大产业规模上。2019年,水平溪村利用村产业扶持基金35万元发展大球盖菇标准化栽培示范项目,作为“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专家,孙鸿强与张其坤和“三区”科技人才曾先富共同在水平溪村开展食用菌产业发展技术指导15次,累积培训600余人次,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大球盖菇示范基地60亩,回收周边地区300吨玉米秸秆、25吨稻草还田,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提供1500余人次就业岗位,带动20余户贫困户、80户非贫困户种植大球盖菇,累积发放劳务费10万元。该产业预计年纯收入60万元以上。

“今年新实验的竹荪、羊肚菌已经种上了,去年亩产1万多元的大球盖菇预计12月中旬即将进入采摘期,可采摘至明年6月份左右。种植食用菌的土地还将套种生姜和土豆,极大的利用土地效益增收致富。”马边彝族自治县荞坝乡水平溪村驻村干部孙鸿强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钻研,水平溪村就是当地村民致富的金土地。

农技专家走近产业出谋划策,增强乡村产业内生动力。峨边县新林镇3000亩番茄种植基地中部分田块番茄苗发生大面积萎焉现象,当地农户通过“四川科技扶贫在线”连线农技专家,邀请现场指导防治。平台专家通过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扎实的技术和务实的作风,将病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成功阻止了病害的蔓延扩散,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因地制宜配置农技扶贫专家实现全覆盖

沐川县利店镇朝阳村村委委员、妇联主任、“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沐川平台信息员姜继容,充分利用村组干部会、贫困户大会以及担任农村淘宝火谷平台电子商务业务代办的机会,广泛宣传“四川科技扶贫在线”,通过走村入户, 积极收集汇总农技信息,利用工作之余主动上门为农户采集上传信息。专家解答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告知农户。

专家和农户之间,看似没有交集却因“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基层信息员搭建的农技推广连心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四川科技扶贫在线”网络平台,让大山的农作物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挂上了“专家号”。值得关注的是,沐川县利店镇朝阳村7组贫困户张贵元,就是通过连心桥技术咨询服务,知晓和改正了一些错误的肉牛养殖方法,现在养殖肉牛60余头,成为县域内的养牛大户、致富能手。2019年该户贫困户实现肉牛销售收入48.46万元,人均稳定纯收入15105.5元。

据乐山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从“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沐川平台开通后,高级农艺师莫汉儒被“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沐川平台聘请为首批县级平台专家,由长期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学习并掌握了多项农业生产技术,几乎涵盖县域所有种养殖业,在县域农技指导中备受赞誉,自任职已解答技术咨询300余条,先后被县平台评选为2017年、2018年专家类先进个人。

目前,“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已通过村村有信息员的模式,将平台宣传和使用率扎根到“三县一区”的每个乡镇,农技扶贫专家已实现全覆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