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乐山城市地名的变迁

www.scol.com.cn (2018-09-16 12:34:4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若辰  

今乐山之得名,是因为一座名为“至乐山”的山。清嘉庆《乐山县志》和同治《嘉定府志》说:“至乐山,城西南五里,乐山名县以此。”民国《乐山县志》则说到了得名的时间:“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嘉定州升府置县,以城西南五里至乐山名焉。”均明确说到了这座至乐山的位置——城西南五里。并且,三种方志所附《县境全图》所绘的至乐山的位置,也正在乐山“城西南五里”,今乐山高新区车子镇金灯村境内。

从东岩到金灯山

查诸史籍,在宋代,至乐山的位置其实并不在乐山“城西南五里”的地方。最早提到至乐山的是北宋黄庭坚《谢赠文石》(又作《戏答王居士送文石》)诗“是公至乐山中物,乞与衰翁似暗投”。其后,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嘉定府》中明确记载:“至乐山,在龙游县东五里。清闲处士王朴居之。山谷有颂,何熙志架屋其上,号东山。”文中的“山谷有颂”,当指黄庭坚《谢赠文石》一诗。

至乐山准确位置,《舆地纪胜》所载可为参证:“枕江楼,在宪司廨宇之后,左窥龙泓,右瞰乌尤,三龟、至乐、九顶诸峰列其中。”其二:“钟秀亭,在九顶、三龟之间,清闲居士王朴至乐山也。”很显然,至乐山在三龟山(今八仙洞所在为上龟山)与凌云山(九顶山)之间,即现在的东岩(挂榜山,近年俗称“龟城山”)。

《舆地纪胜》同时又记载了一座“金灯山”,但解释说:“金灯山即至乐山。”又载与金灯山有关的一个风俗:“山之趾有渊,春冬不涸。每岁人日,郡守于此修油卜故事,谓以油洒水面,观其纹,验一岁之丰歉。”其后,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二·嘉定府》亦有相同的记载:“金灯山即至乐山。其趾有渊,每岁人日,郡守于此修油卜故事,谓以油洒水面,观其纹,验一岁之丰歉。”

这段话的意思是,至乐山(金灯山)山脚有一个水潭,旱季都不会干涸,每年的正月初七(人日)那一天,嘉定知府都到水潭边,洒油水中,看油在水面上产生的纹路来占卜一年的农业生产是丰收还是歉收(俗称“油花卜”)。显然,在古代乐山人的心目中,至乐山(金灯山)是一座不平凡的神山灵丘。

至乐山的变迁

但是,到了明代,至乐山(金灯山)的位置却变迁到城西南去了。最早记载这一变迁的,是天顺《大明一统志》,其《卷七十二·嘉定州》中载:“金灯山,在州南一十里,一名至乐山,昔清闲居士王朴居此。山趾有渊,每岁人日,太守于此修油卜故事,谓以油洒水面,观其纹,验一岁丰歉。”其后,嘉靖《四川总志·卷十三·嘉定州》载:“金灯山,州治南十里,旧名至乐山。宋王朴居此,旧志作马乐山,其趾有渊,每岁人日,郡守张灯于此,以油洒水面,观其纹,以验岁之丰歉。”明万历《嘉定州志·卷一》亦载:“金灯山,西南五里,旧名至乐山。宋王朴居此。其趾有渊,每岁人日,郡守张灯于此,以油洒水,观其纹以占岁之丰歉。今塞。”三条明代文献均明确说至乐山在州南或州西南,距城十里或五里(按行程计,当为十里)。同时,到明代,嘉定知州在人日仍然要高挂红灯在山下水潭边举办“油花卜”。只是到明代晚期,由于山麓的水潭“今塞”,“油花卜”的风俗才消失了,但因其为执事者重视民生的一种风俗,便一直为后人所称道传扬。

需要说明的是,至乐山这一地名的变迁是历史地理研究和地名研究中常见的现象。如“平羌”,本来是青衣江别名,但随着平羌县治的迁徙,又成为岷江从小三峡到大渡河口段的别称——平羌江;同时,原名为熊耳峡、湖瀼峡的小三峡也称作了平羌峡。至乐山(金灯山)名的变迁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奇怪。

到清代,《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七·嘉定府》载:“金灯山。在乐山县西南五里。方舆胜览即至乐山。其趾有渊,每岁人日,郡守于此修油卜故事,谓以油洒水面,观其纹,以验一岁之丰歉。旧志在州西南五里。渊今涸。”清嘉庆《乐山县志》载:“至乐山,城西南五里,乐山名县以此,旧名金灯山。有泉一泓,每岁人日,郡守于此修油卜故事,占岁丰歉。”同治《嘉定府志》照录不误。民国《乐山县志》载:“至乐山城南五里,无垦。一名乐山儿。县名以此。亦名金灯山。宋王朴居此,号清闲居士。昔时山麓有渊,每岁人日,郡守张灯于此,以油洒水观其纹,以占岁之丰歉。今塞。”这些清代方志基本上都是沿用明代的记载。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县以至乐山为名,或许基于至乐山曾经是地方官举行“油花卜”活动之地,以彰显地方上重视民生、执政为民这一原因吧。

诗歌与民间传说中的至乐山

至乐山为名山,清代文人多有吟咏。如朱云焕《凌云九峰》诗中就唱道:“兑悦西回叠九层,清音亭立看金灯。十洲三岛何须觅,如此江山得未曾。”写出了他在栖鸾峰上远望金灯山(至乐山)的景色。当过九峰书院山长的胡薇元在《乌尤杂咏》中也咏道:“至乐山浓远向城,辟鹈飞过日初晴。藕花落尽横塘路,雨霁波光分外明。”1922年,清末名士赵熙在《怀传度》诗中也咏道:“大地陈陶悲血泊,几家明月梦刀环。高僧自理华严课,云影低衔至乐山。”三首诗都告诉我们:清代,至乐山在凌云山栖鸾峰和乌尤山都是能够望得到的,显然是位于车子的至乐山,不可能是中间隔了凌云山的东岩了。

至乐山正好位于乐山城南大渡河南岸群山由东往南转折处,正处于大渡河南岸群山东北角的突出部分,山分南、北两峰,北峰略高,海拔449米,相对平坝高度90米,高于周边群山,也高于岷江对岸的凌云山和乌尤山。从乐山城远望,可说是双峰高耸,直插南天,郁郁葱葱,入诗入画。《庄子·至乐》篇道:“天下有至乐无有哉?”至乐山理应当之。

至乐山因与乌尤山隔岷江相对,已故的当代高僧遍能法师讲起过这样一则民间传说:

有一年乐山涨大水,把乌尤山冲走了,断了大佛寺的香火。于是大佛寺的一位莽和尚到河边去找,一直找到三峡口子上才找到。莽和尚拿一根铁扁担要把它挑回来,为了挑起好走,又搬了另一座山挑在扁担另一头。哪知要到乐山时,扁担就断了,乌尤山落在凌云山旁边,另外那座山落在了乌尤山的河对门,和尚就给它取名叫至乐山。(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乐山市中区资料集》第64页)

上世纪90年代,笔者前往至乐山考察。到山下问当地老乡,都不知其名为至乐山,只说其名是“金灯山”。笔者在山上调查崖墓十余座,发现崖墓中有“周伯政神墓”“吉祥”等隶书题记,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几年前,修建进港大道,至乐山北峰被推平,只剩该峰北端一段山尾,南峰尚存。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可否在南峰顶上建一座“至乐阁(楼)”,以其高耸南天之姿,张扬至乐山之名。(唐长寿)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