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汇演举行

www.scol.com.cn (2018-12-04 09:17:39)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张波  

11月10日下午,“新时代新气象”乐山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汇演在中心城区乐山广场举行。24个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包括小品、器乐、歌曲、舞蹈、戏曲、曲艺等本土原创节目,充分代表了当代乐山舞台艺术的创作水平,展现乐山市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文化,是城市之魂;公共文化服务,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乐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效能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丰富,百姓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沐川草龙展演

“民”字为本

文化惠民常态化

近年来,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悄然进入乐山普通百姓的生活。“平时我们在专业领队指导下跳广场舞,这里还常有免费的书画展览和戏曲、舞剧、音乐会等演出。”经常在乐山广场跳舞的李大姐说,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各种文化大餐已成常态。

为保障群众公共文化权益,近年来,乐山市、县两级把文化惠民工程列为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制定了《乐山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着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同时,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因地制宜开展错时和延时开放服务,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均按要求配备1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并开展流动服务,每年组织流动演出、展览等1000场次以上,各级图书馆每年开展下基层流动服务100场次以上,向基层赠送图书1万本以上。每个乡镇每年举办12场以上群众性文化活动,每个行政村每年组织观看12场以上电影、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

各县(市、区)逐步形成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党员远程教育、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得到有力保障,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全民。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乐山市还坚持举办元旦、春节、国庆“乐游嘉定坊”、嘉州大庙会、迎新春欢乐闹元宵等文化活动。每年开展欢乐广场文化活动、“乐艺大舞台”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200余万人次。坚持以专业带动业余、城市带动乡村、培训带动传承、创作带动交流“四个带动”,提升市、县、乡、村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效能。近年来,每年组织市、县文化专干下基层进行音乐、美术、舞蹈辅导培训250余次,组织文艺、戏剧、非遗、书画、摄影展演展览等“文化进万家”“文化送基层”1000场次以上……

“新”字引领

服务平台数字化

2018年春节期间,乐山市组织开展迎春系列文化活动,市民在网上搜索“2018年春节乐山文化活动”就能查看乐山的“文化日历”,所有文化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内容等信息一目了然。市民和游客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视频转播等手段现场连线,实现以往“活动等观众”向“观众等活动”、“现场看演出”向“跨屏零距离”的转变。

把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纳入“智慧乐山”建设框架,积极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工程,初步建成乐山市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实现公共文化共享。目前,乐山市已完成市文化馆2个、市图书馆3个、市博物馆3个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全市共有电子阅览室终端数量382台,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22台。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均推出网络终端、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服务平台;11个县(市、区)均已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子阅览室互联互通;全市21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032个村文化活动室按规划标准配备电脑等数字文化设备。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我市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健全完善,实现100%全域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由“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由局部点位向全域覆盖延伸。市图书馆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通过关注公众号进入微信图书馆、云阅读、公开课等数字平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热门图书、杂志订阅、馆藏查询、在线阅读和专家视频讲座等便捷高效服务;文化馆采用360度全景和三维虚拟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的“3D非遗展览馆”,可以让观众随时都能享受同步、直观、生动的艺术体验。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乐山市数字图书馆的访问量已达26.2万人次。

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同时,乐山市在政府层面上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统筹协调机制,精准对接不同群体文化需求,实现了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餐”转变。

“融”字切入

文旅融合特色化

今年“五一”小长假,第三届乐山·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在峨眉山脚下激情上演。本届音乐节共吸引国内外观众6.3万人次,“音乐+旅游”融合发展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让本地市民度过一个和谐欢乐的假期,也让外地游客感受了乐山文化魅力。

近年来,乐山市以文旅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旅项目建设成为助推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乐山市已完成嘉州长卷文旅风情街区、绿心文化公园、老霄顶文化公园、嘉阳小火车—芭石铁路文化体验之旅等7项文旅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乐山战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公园、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构建、沫若文化城、井研中国农民画村等文旅项目建设。投资4.5亿元打造《只有峨眉山》实景演出项目。

同时,特色文旅活动进一步拓展新空间,以“四大主题文化圈、四大文化走廊”创建规划为引领,开展特色鲜明的地域品牌文化活动,乐山公共文化服务文旅融合模式内涵不断丰富深化。紧扣打造世界双遗产佛禅主题文化圈,成功举办了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峨眉武术节、乐山国际马拉松赛,以及峨眉山佛教音乐会、嘉州大庙会等系列大型文旅活动。组织开展“夜游三江”、三江奇石文化节、乐游嘉定坊等系列文旅活动,欢乐假日主题文化圈活动精彩纷呈。大型实景剧《乌蒙沐歌》、小凉山(马边)彝族火把节、马边“姆河达斯”文化旅游节、犍为茉莉花文化艺术节、井研农民画乡艺术节等特色文旅品牌活动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2013年11月,乐山市“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项目成功申报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2015年7月,乐山继成都、南充之后成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县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2015年,市级财政投入3000万元文化专项资金,统筹用于示范区创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艺术创作等;2016年投入4170万元;2017年投入4771万元;2018年市级预算为5137万元。各区县每年均设立了示范区创建专项资金100万元。2017年全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较2016年同比增长19%,居于全省前列。在创建示范区期间,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56亿元,文旅设施建设投入7.61亿元。

2018年7月24日至26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委托第三方,对乐山市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验收。验收检查组认为,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勇于创新,在全国率先形成以文旅融合为手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乐山经验”和校地联合培养专业文化人才的“乐山模式”。目前,创建工作已顺利通过中期督查、制度设计课题评审、实地检查验收、集中评议等环节,文化和旅游部即将命名公布。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乐山市正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文化服务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精神养料,使得公民的道德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让文化活水润泽嘉州百姓。(记者 张波)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