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迎接党代会】余秀芳:创新制度为民办实事

http://www.scol.com.cn  (2016-11-17 09:43:31)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罗曦  

在乐山市五通桥区金山镇石燕子村,许多村民在看到村党支部书记余秀芳时,都爱叫她的小名“秀芳”。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石燕子村人,余秀芳从小立志要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在农村基层23年如一日,她心甘情愿为村民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心血。

余秀芳埋头抄写贫困户资料

“基层夜话”诞生在这里

11月11日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石燕子村党支部办公室,余秀芳正在仔细核对该村贫困户的相关材料。简短采访之后,记者走到办公室外,墙上的村规民约“红黑双榜”引人瞩目。“孝顺之星张慧,对待家里老人孝顺,得到群众好评。”“希望之星余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学院。”这是2015年余秀芳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后实施的奖惩制度,一季度评选一次。

当天余秀芳要做的事情很多,她邀请记者一道去看望卧病在床的村民郭淑琼。今年10月底,郭淑琼因病到乐山市人民医院做手术,前两天刚出院回家休养。

“郭孃孃,好点了没?医疗费报销手续整理好了吗?”余秀芳一边问候老人,一边拿着老人此次就医的相关发票翻看起来。

“这次做手术加上住院,花了5万多元,只报得到2万多元。”郭淑琼说,“秀芳,还有什么渠道可以再报销点医疗费啊?”

在闲谈中记者了解到,郭淑琼每月有几百元收入,丈夫在外打工,每月能挣1000多元,儿子的收入也不高,这次她治病花去了全家一年多的收入。

“每周五晚石燕子村的‘乡村夜话’,村民们提得最多的就是因病致贫问题。”余秀芳说。

石燕子村的“乡村夜话”,是已经在乐山遍地开花的“基层夜话”的起源。2009年,余秀芳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在农民休闲聚集的村委会旁小茶馆设置“乡村夜话”站,利用每周五晚上休息时间,村干部和群众齐聚一堂,一边打毛线、一边说问题,对话、交流、学习。这种拉近干群关系,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2010年,乐山建立了“基层夜话”制度。

回到办公室,余秀芳把郭淑琼一家的建议整理到了小本子上。

办实事助村民增收

当村干部,最紧要的是带领村民致富。石燕子村是个纯农业村,如何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始终是困扰村组干部的一大难题。在2008年,石燕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170元。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余秀芳和全体村组干部一道,带领全村群众积极探索农业发展道路。

石燕子村的花木种植有一定基础,但大部分群众对品种、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了解不够,余秀芳和村两委,从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多次邀请五通桥区花科办主任、区花木协会专家讲解指导并长期扶持,成立了“石燕子村花木合作社”。在余秀芳担任村支书期间,根据石燕子村的土质、地理等状况决定引种黄花、核桃。目前,石燕子村已试种黄花90余亩,预计亩产可达3000余斤,平均每亩收入9000余元。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在余秀芳和全体村组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水泥路实现组组通,入户率达80%以上;建立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基地1个,带动80余户发展山地蔬菜种植;发展养殖大户6户,生猪出栏每年1500头以上,养殖蛋鸡8000余只。2010年以来,石燕子村连续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2012年已达8115元。

11月初,当获知自己被推选为党代表,将参加中国共产党乐山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后,余秀芳在高兴之余感受到深深的责任感。她收集归纳了村民的建议,打算在会上提出来。“首先就是农民因病致贫问题,村民们希望能扩大医疗补助覆盖面,提高补助金额,成立一站式医疗补助;第二个是在环境治理上加大投入,打造更加美丽生态的生活环境;第三个是打造金山古镇,发展旅游业,引领当地农民创收。”余秀芳仔细梳理着笔记上的建议。

余秀芳表示,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培养一支为民办实事的干部队伍,将“基层夜话”和村规民约“红黑双榜”制度坚持下去,把黄花蔬菜产业做好,让村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