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梁建国:痴迷面塑十年的“老司机”

http://www.scol.com.cn  (2016-08-30 08:33:24)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潘媛媛  

  人物档案:梁建国,生于1971年,乐山城区人,初中毕业后踏入社会,从事过最久的职业就是司机,一双摸方向盘的手,经过十年努力,成为了乐山面塑“达人”。不但会做小面人,更能做场景面塑、面塑摆件、面塑画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面塑,俗称“捏面人”,在大家的印象中,捏面人者,皆是走街串巷的小贩,推一辆自行车,后座架一个小箱子,箱子上一排面人,它们三四厘米高,用竹棍插上,形象有猪八戒、孙悟空以及各种古代传说、神话故事或者动画卡通中的人物,个个都栩栩如生。你有想象过,它们离开了竹棍,变成更大的摆件,或者表现出各种场景来呢?今天要讲的面塑“达人”梁建国,他就用一双巧手,颠覆了我们对面塑的传统印象。

面塑《端午节包粽子》

  不一样的场景面塑 多姿多彩

  祖孙三代围在粽叶前,她们穿着传统的中式服装,老人家头发花白,表情和蔼;坐在中间的妇女手里在包着粽子,眼神落在旁边的小胖娃身上;小胖娃指着自己的嘴巴,好像在说饿了;两边板凳上分别放上粽子和米……

  这是一款场景面塑,看到它,很对会勾起童年时候的记忆,一家老小包粽子的场景立刻浮现在脑海当中。

  一回想,面塑不是插着小竹棍的面人吗?它们还能做成一个场景?近日,记者来到乐山面塑“达人”梁建国的家中,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有面塑摆件、面塑画,不禁令人让人感叹,面塑原来可以这样多姿多彩啊!

  一只“美猴王”让他与面塑结缘

  自己的一双手能做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面塑来,其实梁建国自己也没想到。

  生于1971年的梁建国,初中毕业后就走入社会,干过好几个行当,时间最长的,是司机。谁曾想,从来没有美术功底,那双手摸过不少货车、客车、公交车的方向盘,竟能做出艺术品来?

  缘何对这门艺术感兴趣的?梁建国告诉记者,这源自2006年前后,当时女儿刚上幼儿园,放学途中,遇到一位外地摊贩在捏面人,父女俩都看中了神气十足的美猴王,梁建国就买下一个,给女儿玩耍。

  回到家后,女儿已经不想玩了的面塑美猴王,却牵起了梁建国和面塑的缘分,他开始试着研究自己做面塑。

  他沉浸其中,并且找到了快乐,他告诉记者:“每制作一件,我都觉得情感得到了宣泄,端午节的时候制作了和端午节相关的民俗场景面塑,马上要到抗战胜利纪念日,我正在制作与之相关的作品。”

  多次尝试不如意 山西拜师学秘诀

  制作面塑,首先要解决的是配料问题,他先经过多次尝试,从最初的面粉开始尝试,直到2011年左右,他通过网络学习,了解到面塑配料需要面粉和糯米蒸制,再加入防腐剂以及十来种配料,这样才能让做出来的面塑不开裂、不发霉、不发干。

  这样的配料,制作出的面塑作品,非常漂亮,但他自己还是不满意,他觉得这样的面塑在手感、色泽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他发现世面上有种新材料叫轻土,不少捏面人的手艺人都用这种材料,用这款材料是不是更完美?

  他从淘宝上买回轻土,开始新实验。

  然而他在制作中发现,轻土制作出的作品如同塑料,缺乏质感,色泽也没有面粉做出来有油润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干得太快,做小件还行,做大件摆件,还在制作塑形中,它就已经干了。

  “面塑离开了面,就失去了文化感。”梁建国最终放弃轻土,并进一步对传统的面粉材料进行研究。

  2014年,梁建国结束了司机的工作,赋闲在家,他便将全部的精力,都到了制作面塑当中。面塑材料到底有怎样的秘诀?为了一探究竟,他决定前往山西,前后一个月时间,找到当地老艺人拜师学艺。

  “这次学习,一是学习面塑技术,同时购买面塑配方。”梁建国说。

  “以往我只在小竹棍上制作面塑,以为所有的摆件都用小竹棍支撑,拜师后才知道,原来制作大件的面塑,首先需要搭骨架,比如利用铁丝等牢固性强的材料。”学习后,梁建国对面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除此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也学到不少,比如三庭五眼比例、身材体态比例、面部表情塑造等等。

  一个月时间学完,他觉得还不够,顺道又到山东等地考察。行走中,他发现,面塑是山西、山东的传统民间艺术,有非常好的民间基础,旧时不能登大雅之堂,如今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保护。在当地每年各种各样民俗活动中,必有面塑身影。梁建国看到不少精致的面塑作品,他决定让乐山人也瞧瞧,各种形态的面塑作品。

  学成归来继续试验 旅博会将再出摊

  回到乐山,他开始尝试新配方,没想到因为气候原因,他买来的配方,还需要再调试。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四川温润潮湿,新配方的面粉干得太慢。他介绍说,做面塑,一层干透了才能继续第二层,在山西时,这个配方是完全可用,今天做好,明天就干透,可以继续下一步骤,但在四川就很长时间都不能干透,影响进度。他又重新购置面粉,重新调试。

  “每次实验都要揉20斤面,制作好后,先放一个半月才能用,制作成成品后,再放上半年才能确定配方比例是不是恰到好处。”梁建国告诉记者,为了调试配方,他已经浪费了不知道多少斤面粉,至今还在调试当中,还没有百分百达到满意的效果。

  又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揣摩,面塑作品陆陆续续开始出来。“你看这两款站立的寿星,和两个关公,这是前后两批制作的。”他拿着四个面塑比对,能明显得看出来,在身材比例上,小有调整。“刚开始寿星和关公,都是7头身,后来为了显得关公身材魁梧,现在关公都做到了7.5至8头身,而寿星则缩短到5至5.5头身。”

  每做一件面塑,他都要先观察,不论是根据图片还是实物来制作,都会先观察几天甚至半个月,当心沉静下来,有灵感时,再伏案桌前,细致雕刻,那时候,他已经抛开图像,他们的五官、身材,已经牢记于心。

  之后,他常常上网,通过网络学习面塑的各种制作技艺。如今他能做场景、摆件、画等各种形式的面塑作品。

  当初因为女儿买回面塑,梁建国才培养出这个兴趣爱好,女儿喜欢素描绘画,偶尔看到沉醉在面塑作品中的父亲,她的愿望是让老爸做个美少女战士。

  梁建国认为,面塑是传统艺术,目前他想首先传承好传统文化,能在这基础上精益求精之后,再说朝多方面发展。

  今年端午节,他参加了乐山城区嘉定坊举办的民俗文化活动展示,第一次把面塑作品向乐山市民展示,大家看到后都觉得很赞,让很多人知道,原来面塑作品不仅仅是立在小竹棍上的。当时天气不好,来这里逛的市民不多,却仍被以前的朋友们看到了,大家都惊讶,这梁建国不是司机吗,什么时候学会捏面人的?

  9月21日,为迎接第三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梁建国和他的面塑作品,将在乐山城区乐山港与市民朋友们见面,喜欢面塑的朋友们届时可前往参观。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