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长申:援彝路上总关情

2020-07-06 10:13:21来源:乐山日报编辑:刘若辰 记者 谭智鹏

“80后”牟长申是沐川县人,2018年6月,扶贫经验丰富的他,被选派到美姑,开展援彝工作。

肩负组织的重托,带着帮助彝乡同胞摆脱贫困的炙热情怀,从山区到彝区,舍小家为大家,牟长申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线。期间,他把家乡脱贫攻坚的经验带到彝乡,围绕产业发展、励志扶贫和社会治理,创新“1+1+5”工作法、“党建+产业”等,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把脱贫奔康的希望播洒在彝乡大地。因工作业绩显著,牟长申被评为四川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

敢挑重担

组织实施安置点项目建设

脱贫攻坚最紧要的关头,需要最能“啃硬骨头”、最能打硬仗的人。

在圆满完成美姑县第一站——觉洛乡党委副书记、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挂职任务后,牟长申又被调整到任务更艰巨的美姑县洒库乡,挂职党委副书记、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服从组织安排,在最小的岗位尽最大的责任,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他掷地有声地说。

初到洒库,在得知该乡4个村即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时,牟长申二话没说,主动请缨牵头负责项目推进。

之后,在牟长申的带领下,经过9个月的努力,美姑县唯一一个以彝族风情旅游小镇为定位的大型集中安置点顺利建成。今年3月,32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

如今,安置点内别具风情的住房整齐排列,卫生院、学校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院坝里闲聊的老人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易地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牟长申担心贫困群众搬迁后的生活。他实地调研本地产业发展路子,在乐山援彝工作组的支持下,花椒加工厂、彝绣扶贫社区工厂相继规划建设。

创新“1+1+5”工作法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牟长申深知,要带领彝乡同胞转变思想观念,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组织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安置点建成后,洒库乡成立“乐美社区”,设立社区党支部,深受群众认可的牟长申被选举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牟长申随即着手研究制定了《乐美社区管理办法》,创新推出成立1支服务队、开展1项教育活动、做好5件事的“1+1+5”工作法。他亲自担任服务队队长,牵头组织开展“三心”促“三新”主题活动,带领帮扶干部用“初心”“耐心”“信心”,做好“帮、教、讲、管、评”5件事,帮助贫困户搬迁入住,教会贫困户使用各类设施设备,讲好群众身边励志脱贫“好故事”,制定《社区居民公约》管人管事;开展“评、比、晾、晒”活动,通过分类补贴的方式,鼓励支持搬迁户购买沙发、茶几、床等,不断激发群众住上“新房子”、养成“新习惯”、过上“新生活”的内生动力。

刚搬迁入住时,群众不知道智能电卡怎么插、水冲式厕所怎么用、太阳能怎么上水、电视机怎么调频道……通过实行“1+1+5”工作法,大家不仅能熟练地使用各种“新设备”,还能进行垃圾有序分类,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转变。

“党建+产业”

增强彝乡造血能力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牟长申认识到,观念落后、能力不足等问题是阻碍彝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原因。他立志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把“富脑袋”摆在“富口袋”前面,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党建月会”是牟长申创新实施的第一个励志扶贫举措。他指导各村每月召开党建主题工作会,第一时间将党的声音传达到每个组、每名农户,引领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洒库乡产业底子薄,承受风险的能力低,走产业扶贫之路,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通过多次调研论证、综合分析,牟长申决定带领群众抱团发展花椒产业。由于花椒种植周期长、投资见效慢,加之管理技能缺乏,导致花椒前期存活率较低,经济附加值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牟长申决定“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他多方争取到270万元扶持资金,在洒库乡吾门村先行先试,建成花椒示范基地207亩,并套种中药材附子,通过长短结合的产业模式,有效解决了花椒种植前期增收问题。

基地建成后,牟长申又推行“村支部+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土地资金入股、利润占比分红等方式,将村集体与农户联接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但均摊减低了农户投资风险,更促进了多方利益共融,村党支部的组织力、号召力得到明显增强。(记者 谭智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