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村:“后进”迎新“后劲”足

2020-04-01 07:38:45来源:乐山日报编辑:刘若辰记者 张斯炜

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新村曾是一个后进村。2016年前,全村没有规模化的特色产业,没有一分钱集体经济,党支部软弱涣散。如今,迎新村脱贫奔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呈现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在乡村振兴路上也是“后劲”十足。

党建“攻坚”摘穷帽

“走走走,农民夜校开课了!”傍晚时分,吃过晚饭的迎新村村民们互相邀约,陆续聚集到党群活动中心“充电”。自2018年5月农民夜校“流动课堂”正式开课以来,相约去听课,已成为大家的习惯。

“迎新村地处高山,村组较分散,各村组农业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为增强夜校吸引力和培训实效性,我们把12个村民小组分为4个片区,改变集中授课方式,分片分组培训。”迎新村第一书记郑鸿介绍。

农民夜校除了能“点菜”,还可采用“配菜”方式教学。村民可根据本地实际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所需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老师前来上课。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能丰富村民“钱袋”,又能武装村民“脑袋”。

夜校的功能还不止于此。“村民说事议事”“人人争当脱贫户”讨论都在夜校进行,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现场还能收集村民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台账予以解决。一年多来,已经收集到村民迫切希望解决的共性需求1000余条,现场答复解决800余条,通过联系县级领导协调解决共性问题50余条。

农民夜校“流动课堂”是迎新村党建成效的体现。通过党建引领,迎新村的脱贫奔康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在村内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化解活动,通过大走访活动和结合农民夜校平台,宣讲中央、省、市重要党建知识和扶贫政策等120余课次。

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抓实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落实“两学一做”“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党员日活动,并争取到帮扶资金全程参与制作党建公开栏等展板;加强后备干部培养,新吸收2名优秀青年作为预备党员,新发展3名优秀青年为村级后备干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在党员内部开展“三评定星”活动,增强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党建活动有声有色开展,为迎新村摘穷帽打下扎实基础。

精准“造血”拔穷根

“过去村人穷,房子破,村民脱贫积极性也不高。”回忆起当时的情况,郑鸿印象深刻,“要彻底斩断穷根,首先要解决‘造血’功能!”

在部分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下,迎新村成立了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藤椒产业。藤椒产业发展颇有收获,村民们也逐渐打消了顾虑,主动参与发展。如今,迎新村已经成立规模化种植养殖合作社6个,种植了300亩藤椒、100亩白芨、200亩魔芋、400亩高山萝卜等,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全乡的先进村。

不止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村里泥碎路正在迅速消亡,硬化工程今年将全面完成,230户危旧房改建全面通过验收。

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扶智扶志。10名贫困户参加省交通运输厅挖掘机培训班顺利结业,18名贫困户参加厨师技能培训,15名贫困户参加电焊工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拿到证书。村集体经济的蔬菜基地,解决务工近千人次。

基础打得好,脱贫见成效。2018年,迎新村顺利通过了贫困退出验收。

如今,迎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兼起游客接待中心职能,乡村旅游发展干劲十足,努力建设成为金口河区特色现代山地旅游目的地的一个亮点。(记者 张斯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