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非遗 向家班狮舞吐故纳新

www.scol.com.cn (2019-07-14 12:19:00)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张波  

6月17日,由乐山市市中区和峨边彝族自治县联合举办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助力奔小康”非遗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在乐山广场举行。活动在向家班狮舞《龙狮舞祥瑞》中拉开帷幕,只见两只狮子活灵活现,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舞动起来气势十足,引来观众一片叫好。

向家班狮舞于1796年创建于今天的眉山市仁寿县富家镇,后被传承人带到乐山。1980年,在乐山市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向家班重新搭班,逐渐成为代表乐山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2011年,向家班狮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向家班狮舞第五代传承人周雪明

传承五代 向家班扎根乐山

“如今在乐山、自贡、眉山、雅安乃至成都演艺界,只要一提起向家班狮舞,都会伸出大拇指夸赞:向狮子完全甩掉了梅花桩、桌子板凳和棍棍棒棒,靠狮子自身的一招一式演绎出彩。”7月9日,在市中区通江街道办事处一库房内,44岁的向家班狮舞第五代传承人周雪明,抚摸着既威风凛凛又憨态可掬的狮子头道具告诉记者,向家班多年来细致研究狮子的习性、动作,吸收其他舞狮精髓,对原有狮舞的“跳、跃、翻、滚”动作进行再创作,表达出狮子喜怒哀乐的情绪,形成了向家班狮舞“灵活、生动、雄壮、健美”的特点。

从草根到省级非遗,向家班狮舞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小时候,周雪明常听外公向汝章讲起向家班狮舞的历史演变过程:1796年至1830年,向玉忠、向在庆叔侄二人开始在仁寿县富家镇搭班研习表演舞龙、舞狮;1830年至1880年,向家班狮舞第二代传至向汝章的爷爷向长发、二爷爷向长贵等人手中,鼎盛时期的每年春节,向家班狮子的拜年活动都要在成都、资阳、新津、彭山、眉山走一大圈,名噪一时;1880年至1940年,向家班狮舞第三代传至向汝章的父亲向银山、二叔向银河兄弟手中;此后,向家班狮舞的衣钵传到向汝章手中。1957年,向汝章来到原乐山县通江乡谋生,将舞狮的技艺也一起带了过来。

向汝章白天在通江摆地摊修自行车、修锁、配钥匙,晚上就在自己家里制作舞狮道具。向汝章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一心要教会儿子舞狮,但儿子认为玩狮子没有经济价值,说破天也不干。这时,还不满5岁的外孙周雪明却对狮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外公捣弄狮子,小家伙总是跟在旁边,打都打不走。

一对狮子制成了,向汝章会从自己的业余剧团里挑选几个小伙子进行排练。每次排练,周雪明都在一旁闹得最欢。有一天,外公灵机一动:有了,哪吒闹雄狮,他就是哪吒了!

在向汝章的悉心指导下,周雪明不仅熟练掌握了跳、跃、翻、滚、打等一系列舞狮的基本动作,并跟着外公“跑龙套”。半年过后,周雪明已经能连续翻二三十个筋斗了,舞狮的基本要领运用得驾轻就熟。

每逢节假日,活跃在乐山景区和街头的向家班狮舞(时旭明 摄)

1985年春节,乐山举行游园灯会,10岁的周雪明表演的哪吒逗雄狮,博得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评委们个个称奇叫绝,并为他颁发了创意大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雪明又舞起了狮头。可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传统文化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关注舞狮的人越来越少。向家班也一样,单纯的节日表演,单一的舞台动作,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那时候,向家班舞狮多出现于市、县举办的文化活动,演艺市场还没有打开局面。大部分舞狮成员因担负养家重任,不得不放弃舞狮,另谋出路。”2003年初,在通江街道办事处宣传文化中心工作的毛万安,眼看向家班即将解散,萌生了利用自己在文化工作领域多年积累的人脉,为向家班献上一己之力的想法。

“睡狮”苏醒 重回视野闯市场

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命中注定,一个机会偶然降临。一天,乐山天道文化传播公司一名负责人找到毛万安,说中秋节要在洪雅举办一场庆典晚会,想让向家狮子进行开场表演。但当时向家班负责人向汝章已年近80,其弟子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召集起来十分困难,而放在文化中心楼上破旧不堪的几头狮子道具也早已铺满了厚厚的灰尘,向汝章想弃演。

此时,刚从部队回来的周雪明,想到家传200多年的狮舞技艺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他拍着胸脯说:“我来!”

周雪明立即给师兄师弟打电话,并让外公负责在3天之内修补彩化出四头狮子道具来。他的妹夫游建文、师兄王开悟、师弟王世华也兴奋起来,天天抽空跑到文化中心帮忙干活。果然不出三天,四头崭新鲜活的“雄狮”威风凛凛地“复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演出中,向家班四头狮子震撼亮相,我们在洪雅的表演大获成功。”周雪明和师兄弟找到了久违的舞狮快感,而且这场演出还为每个演员带来50元的演出“福利”。

这次演出,也为向家班打开了一条通往市场的大门。“每次演出完都有人要电话号码,演出开始一场接一场。”随着向家班的演出业务一天天扩大,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向家班成员一度超过50人。

2004年春节,市中区组织民间民俗文化巡游,向家班一下玩转了8头狮子,名声大震。此后,乐山的大小节日、各地的商业庆典,都能时常目睹向家班狮舞的风采。

守望未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向汝章、周雪明、毛万安、游建文、王世华、王开悟等骨干成员经过商量,成立了“嘉州向家班龙狮舞艺术团”,由王世华担任团长,游建文担任副团长,周雪明担任总教练,毛万安担任艺术总监。

“改革开放让向家班狮舞有了重生的机会,这次艺术团成立也让我们看到了走下去的希望,但重塑辉煌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向汝章充满期待,希望在团队的协作和努力下,向家班的发展之路越走越远。

“传了几百年,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把式,不传丢才怪!”周雪明心直口快,道出了狮舞传承的症结所在。

经过反复讨论,向家班成员清楚地意识到,艺术需要创新,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滚、跳、抖毛、甩尾等舞狮动作,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网上搜索所有的狮舞,认真取其精华加以利用;对照南狮北狮的不同风格加以揉合;仔细研究公狮母狮大狮幼狮的生活习性,从真狮子的动作中提炼需要的经典动作;结合乐山、峨眉山的本土文化出新招……”经过群策群议,周雪明、毛万安等团员创新性地创作出了带有乐山本土元素的几个招式:“三江潮涌”“大佛坐禅”“灵猴望月”“金顶拿云”,巧妙地将乐山特色融入狮舞当中。

这些经典技艺不仅成为向家班日后演出的主打招式,也为团队的演艺事业赢来了更多机遇。

第十五届中国(乐山)兰花节、四川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2008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乐山峨眉点火仪式、2017年第二届乐山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夜游三江启动仪式、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向家班狮舞精彩亮相,传统狮舞焕发出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周雪明说,外公去世后,他担任向家班狮舞第五代班主。现在向家班每年的大小演出都在80场左右,最多的时候达到上百场,演员的出场费逐渐提升,从2003年的60元上涨到了眼下的300元。

“我们没有向政府伸手要钱,每次都是将个人的演出经费抽取一部分出来,用于置办行头和道具。源于心中对狮舞的那份热爱,才有了今天的这份坚持和守望。”一直肩负向家班艺术创作、市场开拓和管理经营的毛万安说,当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传承创新的发展瓶颈,非遗人应该时时警惕,不要让非遗从手中丢失。

周雪明拍打着厚厚的几本影集档案,回顾重整向家班以来的点点滴滴,既感慨又不无忧虑。他说,2011年,向家班狮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狮舞是传统文化,也是草根文化,传承人既要挣钱以艺养艺,又要对非遗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这既需要财力,更需要人力。遥望未来,向家班的舞狮之路任重而道远。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