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帮困先疗心 富民先富脑

http://www.scol.com.cn  (2017-09-05 09:01:36)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曾文  

8月29日,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峨星村群众文化广场,一场文艺演出拉开帷幕,群众纷纷聚集广场。舞台上,彝族儿女欢歌起舞,演绎家乡日渐美好的生活;观众席,群众掌声阵阵,欢声笑语不断。

瓦洛村新貌

广场旁的菜园里,蔬菜瓜果生长茂盛。屋檐下,年轻姑娘三五成群,专注彝族刺绣。村里的农俗陈列馆摆放着各种传统器具,吸引游客参观。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在脱贫攻坚推动下,这个曾经的偏远山区正悄然转变。

峨边彝族自治县白杨乡瓦洛村,曲木阿古家的院子聚集了不少村里人。“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要懂得感恩奋进,不能光靠政府,自己也得加把劲。”作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典范,曲木阿古正在跟邻里乡亲分享致富经。

4年前,这里还是山高路陡的穷乡僻壤。曲木阿古家靠种土豆、玉米,供着3个读书的子女,入不敷出。2014年起,子女受教育得到资助,村里开始修彝家新寨,政府补助他3万元搬新家。曲木阿古开始大量种植蔬菜,年收入1万多元。2016年,他通过小额免息贷款3万元,养了600多只鸡,年收入近6万元。尝到规模化发展的甜头,今年,他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500多只。同时,还通过政府资助,种下4亩脆红李。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挺过去了,幸好没让娃儿放弃学业,我经常跟他们讲,要学好本领,懂得感恩,继续为家乡做贡献。”此时的曲木阿古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村民听着倍受鼓舞。

这两个村是全市大力实施精神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缩影。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精神扶贫同步推进,在扶贫、扶志、扶智中,打破“思想桎梏”,拔掉“思想穷根”,让贫困群众立起来、干起来、富起来。

市委宣传部通过百姓宣讲、家风建设、氛围营造,消除贫困群众“甘于贫穷、不思进取”的落后观念和“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自主脱贫”主体意识。在基层选树典型,加强思想引导,摒除陈规陋习,倡导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实施志愿服务行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建设,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本领。

市扶贫移民局将精神扶贫作为提升扶贫成效和贫困群众获得感的良方,与物质扶贫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奏响先试点、后推广、再提升“三步曲”,在破除旧俗上再探新路。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如今,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话得到各地扶贫干部的认同:要以“扶志”和“扶智”为抓手,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

马边彝族自治县通过“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激励贫困家庭子女通过知识摆脱贫困代际传递。金口河区永和镇采取“实施感恩教育”、“设立励志基金”等办法,巧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截至2016年年底,全镇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降低到6%。沐川县沐溪镇通过强化“建党、宣讲、文化、激励”四项措施,推动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同步推进。井研县东林镇红花村大力实施“扶志、圆家、美家、新风”四大行动,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贫困发生率从近10%降低到近2%。

如今,彝家小院、乌蒙山区、丘陵农舍,一张张甩掉贫困的笑脸让人动容。一幅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画卷初现轮廓。(记者 曾文)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