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家合作社三代养鱼人 带活3000亩生态鱼

http://www.scol.com.cn  (2017-08-29 09:43:16)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张波 李昕锋  

乐山市中区白马镇被誉为“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当地乐井路两边,远远可以看到很多鱼塘,一群群生态鱼在塘里游弋。多年来,当地群众正是靠着渔业闯出了一条致富增收之路。乡亲们说,白马镇生态渔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有鑫平渔业合作社负责人的一份功劳。

合作社服务社员年盈余20万元

27日一早,市中区童家镇光明村二组童开全家里人来人往,有人在鱼塘网鱼,有人在岸上将成鱼装上运输车,好不热闹。原来,童开全家30多亩鱼塘的鱼大多数已经成熟,来自西昌、成都的两个商贩,在鑫平渔业合作社负责人毛植民的带领下,共装走8000公斤个头大的鲤鱼和花鲢。剩下1000公斤个头小的白鲢,商贩都不要,毛植民又将这部分白鲢收购,运送到西南(乐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帮忙出售。

童开全告诉记者,他养鱼已经有20余年了,之前由于资金不足,饲养量有限,经常愁销路。2009年加入鑫平渔业合作社,从供养鱼苗、提供饲料到鱼病防治都由合作社负责,他依然可以外出务工,家里闲置的劳动力就可以饲养小鱼苗。养成成鱼后,再由合作社带人到家里收购。与合作社合作有保障,养鱼不亏本,卖鱼不用愁,他家现在除供两个孩子读书和自家开销外,每年还有20余万元盈余。

来自成都的商贩毛勇平,将运输车装满,准备把鲤鱼拉到成都批发市场售卖。他说,这里的鱼质量好,耐长途运输,顾客品尝后反馈很好,他从事渔业批发生意20年来,基本上都是在童家镇及白马镇一带拉鱼售卖。

子承父业带动乡邻一起养鱼

说起鑫平渔业合作社,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当年毛植民的爷爷、今年73岁的毛治有,住在白马镇万井村,是最早一批将鱼放入稻田饲养的养鱼人。鱼在稻田中起到除草、除虫、松土、粪便肥田等作用,不仅增加了稻田的谷物产量,养出的“稻田鱼”肉质结实、无泥腥味、味道清甜,是大自然完美馈赠,成了世居此处村民的“肉菜保鲜柜”,用于犒劳自身的勤劳和接待远道而来的宾客,当地的村民也纷纷跟着学起来,白马镇渔业由此发展。

再后来,毛治有将养殖技术传给独子毛小平,毛小平于1996年承包了红旗水库,在200亩的水库内养殖花鲢、白鲢。由于养鱼经验丰富,实施原生态喂养鱼,再加上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他很快捞到了第一桶金。

为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之路,2009年,毛小平成立了鑫平渔业合作社,一下子吸纳了几十户农户。毛小平走村串户帮助社员筑塘养鱼,有的社员缺乏资金,他通过担保贷款,解决其资金问题。他把自己掌握的养鱼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社员群众,从筑塘、供种、提供饲料到鱼病防治、成鱼销售,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大学生有办法一年养鱼两三季

虽然从小跟着父亲毛小平养鱼、喂鱼,但是大学毕业后的毛植民一直想自己创业。他当过货车司机,也与朋友合伙开过网吧,前后亏损了近20万元。拗不过父亲的劝说,2014年,毛植民回到家乡,继承爷爷和父亲的技术,全权管理鑫平渔业合作社。他统一养殖标准,统一对外销售。他还组织养鱼户经常在一起交流养鱼经验,并发展现代养殖技术。养鱼由传统的一年一季、发展成一年养两到三季,使得当地生态商品鱼养殖业生产水平明显提升。他还治理水环境,提倡生态养鱼方法,使得商品鱼质量不断提高,市场销路也逐渐拓宽。

如今,鑫平渔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000多亩,合作社社员增加到近200户,社员遍及市中区以及井研县很多乡镇。合作社社员们养殖的鲤鱼、花鲢、鲶鱼、叉尾鮰等水产品,批发销售到成都、西昌、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市场,合作社水产的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每户社员的年净利润在2至20万元不等。

“能够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感觉很自豪。”看着鑫平渔业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养殖户收入越来越稳定,毛植民终于坚信自己回乡创业是正确的选择。(记者 张波 李昕锋)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