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张“借谷票”再现军民鱼水情

http://www.scol.com.cn  (2016-09-14 10:39:44)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甘国江  

  “我这张80多年前的借谷票不但具有文物价值,还充分表现了当年人民和红军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近日,乐山票据收藏爱好者李希跃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到的一张稀有票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

李希跃展示他收藏的“借谷票”

  宝贝来历:10年前从网上购买

  当日上午,李希跃从一本厚厚的票据整理夹中拿出了这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虽然这张借谷票只有大约成年男子手掌三分之二大小,但是却占据了李希跃票据整理夹中的重要位置,足见他对此张借谷票非常重视。

  记者在这张借谷票上看到,整张借谷票正面有些类似于奖状图案,四周是一个带有花纹的长方形,四只角上画有4个圆形,上面两个圆形里标注着“100”字样,下方两个圆形中则标注的是“一百”字样。

“借谷票”正面

  根据借谷票上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乾谷壹百斤”的内容,可以推断为4个圆形中的“100”和“一百”字样为该张借谷票所借谷粮的数量。

  借谷票中间为一群军人图案,两旁标注了“瑞京县”字样,下方则注明了这次借谷的用途:此票专为一九三四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红军给养之用。

  落款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委员会,并附有陈潭秋姓名及“陈潭秋印”章。

  借谷票的背面被“一分为二”,内容分别为“凭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向苏维埃仓库取还乾谷伍拾斤正,粮食委员会陈潭秋及‘陈潭秋印’”,以及“凭票于一九三六年九月向苏维埃仓库取还乾谷伍拾斤正,粮食委员会陈潭秋及‘陈潭秋印’”。

“借谷票”背面

  不过李希跃表示,他暂时还不太清楚背面所留内容是指这张借谷票的“约定返还所借谷粮时间”,还是“群众在取走所借谷粮时留下的凭据”。

  “我是大约10年前在网上淘到这张借谷票的,这种借谷票非常稀少,所以一眼就看中了。”李希跃告诉记者,他是一位忠实的票据收藏爱好者,粮票、饭票、借据等票据收藏了数万张,“家中的书柜里要么是我收藏的票据,要么就是和票据有关的书籍。”

  而多年的票据收藏也让李希跃有了属于自己的圈内朋友,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有时通过网络进行票据收藏经验交流、心得分享,以及进行藏品交易。

  “当时我看到这张借谷票时,对方正挂在网上准备销售,所以很快就成交了。”李希跃付钱之后,对方将这张借谷票通过快递的方式邮寄给了他。

  再鉴真假:专门跑成都找人鉴定

  虽然数十年的票据收藏经历让李希跃对各种票据有了较为准确的鉴别知识,但是对于这张稀有的借谷票,他还是多了一个心眼。

  “当时卖给我这张票据的人是一位经常在网上销售各种票据的票友,并且整体上大家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基本上没有销售过假冒票据。”李希跃告诉记者,尽管当时他非常喜欢这张借谷票,网上初步鉴定也属于“真”的范畴,但是面对这种稀有票据,他还是有点不放心。

  买下了这张借谷票后,李希跃利用去成都参加票据交流活动的机会,请业内人士一起帮忙鉴定。

  “好多人看过后都和我的结论一样:是真的。”听完票友们的结论,李希跃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感情见证:再现军民鱼水情

  李希跃告诉记者,由于这种借谷票是当年红军在特殊时期使用的票据,发行数量并不多,能流传下来的极少,更显珍贵。

  另一方面,李希跃认为这张借谷票在记录红军历史的同时,也将红军和老百姓之间那种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记录下来,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见证。

  “上世纪30年代,不光当时的红军缺衣少粮,全国的老百姓也大多缺衣少粮。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老百姓还能够将自家的粮食借给红军,甚至有些百姓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努力借粮给红军,足见双方的感情之深。”李希跃告诉记者,这也证明了老百姓对红军的信任和关爱。

  “这种票据兼具历史和感情的双重‘记载’,能够收藏到它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李希跃表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