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加速,研学旅游以“旅游+教育”的方式正逐步拓展着旅游和教育发展的空间,也必将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升级旅游的体验方式。昨(20)日下午,来自国内外研学行业和教育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世界研学旅游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解析研学旅游市场,共享研学旅游发展经验,启动旅游发展新引擎。
马勇(教育部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游研究院生态旅游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
聚焦研学旅游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研学旅行发展呈国际化、业态化、跨界化、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趋势。“教育+旅游”的融合生产出工业科技研学游、农业研学游、文化研学游等,可无限拓展,即为业态化趋势。研学旅行渐成热潮,其发展的关注焦点可以洞察,主题选择上应结合地域特色的基础上,突出教育功能,寓教于乐凸显趣味性;基地与营地建设方面,应关注选址与周边环境、设计方向及配件要求;课程与教材研发应具有前瞻度、专业度与教育度的特点;而体验教育方面则应注重让旅行者感受生活、自然与社会的气息。
研学旅行有别于传统教育和传统旅游,因此需要创新。与发展趋势相对应,研学旅行应在理念、业态、模式、组织、服务、融合这几方面有所创新,打造研学旅游新业态产品,推出师生游、亲子游、体验游等一系列主题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
吴必虎(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会长):
挖掘研学旅行场所的地方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现代,研学旅游推崇文旅相融合。研学旅游的场所大多数为乡土地理、自然教育与遗产体验。只有原址性地方感,才有真正的地方记忆文化传承。语言、图像和行为的多种符号创建,共同建构了“表征”意义,而文化表征与旅游表征具有可转化性。文化符号、旅游符号相互交织,让旅游表征与文化表征也相互转化。那么,研学旅行场所表征创新可在自然旅行、博物展陈、红色研学三方面进行。
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应协同推进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中国保护地文化基因的传承与活化,将中国人的山水情结、中国历代佛道诗歌在山地的文化沉积、国家公园中的民族凝聚力等文化表征加以创新。
杨林(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线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寻找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如今,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皆对外开放,是重要的旅游、研学、展示、多元化利用资源。这对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物保护原则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在文旅融合发展新时期,相关部门应积极搭建国内外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及其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将文博旅游产业融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事业中,为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并将世界文化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及旅游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黄燕燕(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名誉主席、马来西亚旅游部原部长):
共谋世界研学旅游新未来
旅游是搭建人类友谊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中,有一群人与众不同,他们是研学游客,进行研学旅游,以鼓励年轻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感受世界。正如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种研学旅游自然也传到其他国家,直到今天依旧流行。世界研学旅游组织的一大目标,正是联合各个院校,鼓励和宣传研学旅游,这一目标是伟大而艰巨的。旅游是一种游客出于学习、发现、体验的目的,前往景点消费有形和无形文化产品的活动,而这些必然可以了解其文化和传统。因此,研学旅游是强调学习和分享。
同时,研学旅游是一种用可持续旅游的方式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实际、有效的做法,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也是在从事环保事业。研学旅游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自然,收获独一无二的自然体验,和对经济发展的见解。我认为,研学旅游只要方向正确,就能够带来世界和平与繁荣。 (宋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