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10年:高石头村的产业扶贫平台

www.scol.com.cn (2018-10-13 17:17:4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若辰  

经过10年的实践和摸索,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已经建立起“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链条,带领高石头村贫困群众及村民,融入市场经济大潮,走上脱贫奔康之路。高石头村10年来的变化,见证了国网人在小凉山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实践和探索:救济帮扶——励志帮扶——生产帮扶——产业链帮扶。

探寻扶贫的精准之道

高石头村是一个彝家山寨,也是一个山高石头多的贫困村。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雷雷古贞感受最深:348户村民,2009年人均年收入仅1560元。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低, 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几乎都是文盲和半文盲。

2008年12月,马边县春林村农网改造项目拉开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定点扶贫马边的序幕。按照四川省委“挂包帮”工作部署,国网四川电力还对口帮扶高石头村。

和许多对口帮扶一样,国网人最初也采取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不定期将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发放到贫困户手中,资助他们发展种植和养殖。但是农户们缺乏种、养殖生产技术,市场意识薄弱,导致成活率低、成本高、销路不畅。

2014年,中央详细规划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国网人深刻领会扶贫“五个一批”的基本方略,结合央企自身的经营管理经验,聚焦生产发展“造血式”脱贫攻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产业扶贫,难点在哪里?国网人再次认真梳理,土地贫瘠,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受限固然是客观制约因素,但是,生产方式和市场意识的落后才是脱贫最大的“拦路虎”。虽然已经是21世纪,部分村民仍然习惯于靠天吃饭。用村民阿培阿补的话说:“咱们山上彝家的日子,就是种点苞米土豆填饱肚子,再养两只猪过节吃,挖点笋子换点钱,晒晒太阳喝喝酒。”

国网人意识到:必须转变村民千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融入市场经济潮流。以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的变革。

要把贫困乡亲快速带上市场经济的脱贫之路,国网人决心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扶贫机制和方法。在充分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并总结借鉴各地产业扶贫经验后,一个肩负特殊使命的产业扶贫平台浮出水面。

初见成效的创新实践

2015年,产业扶贫平台建立生态养鸡场。这个养殖场与普通养殖场有许多不同:

首先,在生产环节,根据养殖周期和市场预测,科学安排,向帮扶群众有计划发放鸡苗、饲料,支持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生态鸡散养。

其次,在技术环节,为养殖农户作示范并提供指导服务,引导农户科学养殖。

再次,村民通过合作社入股养殖场,获得财产性收入。

最后,在流通环节,参考市场价对帮扶群众的养殖成果进行包销,解决养殖户初期的后顾之忧。平台还建立了互联网销售平台,注册商标创生态农产品品牌,积极开拓销售网络,带领乡亲们闯市场。

这个产业扶贫平台,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央企经营管理经验的创新尝试。与常见的“公司+农户”不同的是,它不仅负有生产帮扶的使命,而且也是贫困群众和村民“自己的家”,还将是脱贫奔康的平台,最终或演变为农村集体经济实体。机制的创新带给帮扶群众的不仅是产业脱贫,更是市场经济观念的洗礼、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战略有了,还要创新战术方法。产业扶贫平台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改变了以往生产帮扶就是送生产资料的做法,引入劳动竞赛等绩效激励机制。2015年9月,新的生态鸡散养项目启动。公司向68户贫困户发放鸡苗时,讲解了新的“规则”——成活出栏率达到60%以上,下一期就翻倍发放鸡苗;开展养殖能手竞赛,奖励优胜者,并外送培训先进养殖技能。同时,鼓励有经验的村民自主扩大生产。第一轮养殖劳动竞赛圆满成功,养殖成活率大幅提升,一千多只生态“彝兴跑山鸡”被抢购一空,借助“互联网+”飞出小凉山。

创新很快收到成效。2016年,高石头村贫困群众年收入达到了5400元,成为马边县首家摘帽贫困村。去年,平台不再免费发放鸡苗和饲料,改为平价供应,让脱贫群众更加认真学技术、算成本、算市场,向市场化、专业化生产迈进。村民雷雷大公感叹:“过去养鸡为了下酒,现在养鸡是为了赚钱。钱存够了,我还想到镇上去做生意当老板呢。”

回顾10年脱贫攻坚,长期参与小凉山扶贫的国网员工金晓峰认为,高石头村扶贫,就是以央企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带动、帮助山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快速转变融入市场经济;摒弃‘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传统心态,转变为勤劳致富的积极态度,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的变革。现在,国网人又开始探索如何把“扶贫平台”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平台。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