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良田粮用 扎牢耕地保护的“篱笆”

2024-04-22 14:27:02来源:夹江发布编辑:曾小清

图片

这个春天,乐山市夹江县呈现一派农忙景象。在吴场镇三洞桥社区,地里旋耕机、插秧机来回穿梭,一垄垄新栽秧苗,为沃野增添收获的希望。在2公里外的新合村,经过“非粮化”整治,此前种植茶叶等非粮食作物的200亩耕地,又重新种上旱秧,一片绿意盎然。

图片

图片

去年以来,吴场镇聚焦恢复耕地种植的土地种什么,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行良种良法,提高土地利用率,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良种良法促“良田”

要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提高粮食单产,而良种与良法便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两把钥匙。4月16日,吴场镇新合村200亩复耕种植水稻正如火如荼进行。在现场,与以往农户在水田插秧的景象不同,眼前只有农户三三两两背着喷雾器播种,而播种的土壤不是水田,是普通旱地。

图片

为了提高产量、节省人工,从去年开始,吴场镇以种植大户为实施主体,根据气候、土壤等因素,结合部分复耕后的土地干旱缺水的特点,试验推广节水抗旱的优质粮食品种——“旱优3015”。与以往的人工插秧不同,旱秧只需要农户通过喷雾器将种子喷到田里即可。

“去年我种了100亩旱秧,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没想到效果很好。因为品种抗旱节省了不少灌溉工时,而且口感还好,去年批发价达到了2元/斤。”三洞桥社区种粮大户郭玉说到。

图片

除了推广良种外,为破解因劳动力紧缺导致的土地撂荒问题,吴场镇从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入手,通过扶植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集约化育秧、机械播种和插秧、无人机飞防等管理技术。目前,吴场镇粮食生产机械化率达83%。

高标准农田按下快进键

恢复耕地种植的土地谁来种?是粮食安全前提下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种粮效益就靠节本增效。改造出来的耕地,要规模连片、能排能灌、方便机械作业,才能解决谁来种的问题,而建设高标准农田成了必由之路。”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员陈琨说到。

图片

近日,在吴场镇三管村,种粮大户正组织将一辆辆载满有机肥的农用车直接开到田边,不再像以前那样要人工肩挑背扛到地里。

去年以来,吴场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共恢复耕地800余亩。经提质改造后,农田在节约水、肥、药和增产提质等方面成效显著,农田质量变高,农业效益也大幅提升。同时高标准农田改造带来的基础设施提升,不但解决了农田排灌,也让生产方式从以前的肩挑背扛向现在的机械化、专业化方式转变,改善了生产条件,降低耕种成本。

图片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实施后,不仅提高了粮食亩产,而且种粮都是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方便得很。我自己都流转了60余亩来种水稻,每年收益很可观。”三管村党委副书记余锡斌说。

“非粮化”土地又见稻花香

最美人间四月天,走进吴场镇丰收村,湛蓝天空下农户田间播种忙。眼前这100余亩稻田此前种植茶叶、果树等非粮食作物,经过“非粮化”整治后,将重现稻花香。长期以来,“什么挣钱就种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大面积出现占用耕地种植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现象。

图片

“全力推进耕地‘非粮化’专项整治行动已成为吴场镇开展粮食安全工作必须要牵的‘牛鼻子’”。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员徐威介绍,吴场镇以低质低效经果地腾退为契机,大力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一方面针对低质低效经果地散、乱、小的特点,以党建网格为单位,由网格内的党员、预备党员组成督导组,建立台账、明确时限,督促指导低产低效果园、茶园有序腾退;另一方面引入大户流转土地种粮,解决腾退后的土地“种什么”问题。

图片

截至目前,吴场镇腾退低质低效经果地456亩,用于种植水稻、油菜、大豆等农作物。“按照今年下达的3.7万亩粮食生产目标,吴场镇将坚决完成全年粮食任务,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罗伟艳说到。

图片

近年来,夹江县围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持续推进“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将把耕地保护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坚持问题导向,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和“敢亮剑”的大决心,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等违法行为,坚持还田于农、还田于粮,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图片

下一步,夹江县将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采取硬招实招守好种好“饭碗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张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