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结核 全民参与

2024-03-26 09:46:16来源:乐山日报编辑:曾小清

今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防治,共同参与结核病防治,连日来,乐山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和普及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结核、主动预防的良好氛围。

如何早期发现结核病,结核病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肺结核患者?本期,疾控大讲堂为大家划重点,关于结核病这些知识点别错过。

低烧、盗汗、胸痛小心患上肺结核

临床上,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人体淋巴结、骨骼、皮肤等任何部位,其中肺部是最常被侵犯的部位,称为肺结核。作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肺结核仍然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肺结核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2周以上,有时伴有咯血或血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减退、疲乏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对于那些持续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者出现咯血、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被视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当发现自己出现这些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主动前往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以确保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科学防治远离结核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结核病防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生活中一些防治误区仍需要大家注意。

误区一: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一定会发病?

答:人群对结核分枝杆菌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不一定会发病。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者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5—10%。其中,大多数人会在感染后1—2年内发病,其余的人则可能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

误区二:打过卡介苗就不会再得结核病?

答:出生时接种的卡介苗,对于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等结核病具有积极效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结核病的风险。然而,卡介苗的保护作用并不是终身的,通常可持续10—15年。因此,即便接种了卡介苗,也不能完全依赖它来预防结核病,仍需要积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增强个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做好防护等,以确保健康。

误区三:结核病对于生育没有影响?

答:结核病患者怀孕不仅会加重病情恶化,还有可能造成孕妇与胎儿的营养缺乏, 从而影响肺结核的治疗与胎儿的生长发育。除此之外,孕妇患肺结核, 还可能传染给胎儿, 使新生儿发生先天性结核病。妊娠分娩后, 由于腹压下降, 也容易引起肺结核播散和咯血,所以正在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暂不宜妊娠,建议采取避孕措施。

积极宣教正确认识结核病

肺结核患者在患病初期,身体的不适,心理的焦虑,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和自卑等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对此,乐山疾控建议,在治疗期间,肺结核患者要充分休息、加强营养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医务人员应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同事或同学普及结核病知识,让他们认识到结核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减少对肺结核患者的歧视和偏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关怀和支持,引导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形成互助的氛围。

为了保障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权益,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减免政策,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市民一旦出现疑似结核病的症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戴余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