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戴永红:胸怀天下 心系故土

www.scol.com.cn  (2018-04-18 09:29:43)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张斯炜  

人物档案

戴永红:乐山人,经济学博士,国际关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孟加拉湾项目研究主任,四川大学缅甸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副主任,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客座教授。

翻开戴永红的简历,有一连串的头衔,而在这些头衔之前,他首先是一名乐山人。

出生于犍为县罗城镇的戴永红,自离开乐山求学、任职以后,近年来又重新回到了家乡乐山,牵头在乐山师范学院建立起跨喜马拉雅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以执行主任的身份,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帮助乐山企业“走出去”。

出身于教育世家,戴永红对教育事业发展看得很重。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用教育情怀反哺这片故乡的土地。

戴永红作学术交流(受访者供图)

生于教育世家 当好交流桥梁

“从小我受父母的影响极深。”戴永红介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的父亲考上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他的父亲回到家乡犍为任教,在罗城中学、孝姑中学、犍为一中、犍为二中都留下了足迹,所教科目繁多,从语文、数学到俄语无所不包。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还成为了首批阅卷老师,到了本该退休的年纪,他的父亲却依然站在讲台上,直至去世。

在讲台上一站就是近四十年,一直认真负责,文化底蕴深厚,喜欢朗读古诗词,对古典文学有相当造诣……父亲深深影响到了戴永红。1982年,戴永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犍为县文科第一名,选择了外语专业就读。

大学毕业以后,戴永红先后被公派到南亚与东南亚国家从事贸易和海外工程承包工作,建立了对金融、经济的基本认识,后来在四川大学攻读外贸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在加拿大能源跨国公司和证券公司从事能源投资分析工作。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其实与教育关系不大。但在这期间,他通过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和经济知识,打下了南亚、东南亚、亚太区域国际关系研究的学术基础,也帮助过一些乐山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助它们“走出去”。

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戴永红应邀参加了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对外培训,积极为推广“一带一路”、促进国际交流贡献力量。

“‘一带一路’要构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格局。”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戴永红发现,“五通”格局中的民心相通,人才培养是关键,这需要大量的人文交流教育工作作铺垫。由此,他将工作重心放回到教育上,为国内教育的国际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情系教育事业 反哺故乡热土

“一带一路”、四川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给乐山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更好谋划,把握住机会,戴永红与同是四川大学教授的妻子秦永红想到了教育。

2014年底,戴永红策划在乐山师范学院成立跨喜马拉雅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为高校建立智库。2016年,中心正式成立,戴永红担任执行主任,中心引进了瑞典、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的一些国际专家,助力乐山高等教育国际化。

“多年的对外交流研学经验让我们认识到,学子们应该尽早建立起生涯发展规划。”在做好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同时,戴永红夫妇还将教育工作延伸至中学。

今年,四川将实行“新高考”课程改革,在“新高考”背景下为学子们制定系统的生涯教育成为了夫妇俩的心头重任。大学教授常驻中学授课,也激起了师生和家长的关注。乐山一中、峨眉二中、五通桥中学、沫若中学、犍为一中、罗城中学……乐山境内的多所中学都迎来了夫妇俩的讲学,他们不断向师生和家长们传播介绍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期望能以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教育做出点滴贡献。

“反哺家乡教育有一种使命感。”戴永红夫妇认为,“新高考”对各地教育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乐山的学校、师生乃至全社会都应该及时树立新观念,外引内联,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乐山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人生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要跑好马拉松。”回顾自己的求学与教育生涯,戴永红夫妇如此总结。如今,夫妇俩正忙着筹备“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喜马拉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术会议,跑好自己的“马拉松”。(记者 张斯炜)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