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四好村”提升群众幸福感

www.scol.com.cn  (2018-02-22 09:28:34)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兰蓝  

——2017年乐山全市“四好村”创建工作综述

去年以来,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好村”创建活动,把此项工作列入“三农”工作重要内容,作为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细化工作方案,落实保障措施,抓好统筹部署。2017年市上先后召开农村工作会、农业工作会、“四好村”创建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四好村”创建工作。

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总体要求,乐山市不断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扎实抓好“四好村”创建工作。2017年,全市创建成省级“四好村”93个、市级“四好村”348个、县级“四好村”429个,乐山市“四好村”创建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得到省上充分肯定,被省委农工委评为先进单位。

“四好村”创建工作让乐山乡村重现光彩,为农村群众带来满满幸福感。

住上好房子

依河而建的村寨,房屋错落有致,青山绿水间彝族风情的建筑格外醒目……这里是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象鼻村。“以前我们住在山上,房屋四面通风,还漏雨,现在住的是两层楼房,水、电、气样样俱全。”象鼻村一组村民吉克忍仁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进城只要20分钟,生活就和城里面的人一样了,和从前比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起,象鼻村陆续进行了彝家新寨建设,围绕“溪谷象鼻”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田园、山水风光和彝汉和谐共居的特色。

与吉克忍仁一样住上了好房子的还有犍为县寿保乡邓坝村三组村民袁光惠。记者来到她家时,她正忙着收拾屋子。“2013年我们搬到这里来,住上了一楼一底的小楼房,水、电、气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很多。”她激动地说,“昨天儿子刚买了新车,不久就要结婚办喜事了,家里是喜上加喜!”

为了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乐山市因地制宜建好计划创建村组入户路,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用房分区,按照相关要求,抓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对房屋质量不符合抗震设防等规范标准的房屋进行改造;全面清查全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等问题,积极加以整改。截至目前,全市新完成“建改保”的村166个,新建农房7855户,改造农房8935户,保护传统村落7个,保护传统民居114户。

过上好日子

“在高龙村,家家户户户都种茶。我自己种了15亩,一年的产值10万元左右,效益还是很可观的。”犍为县舞雩乡高龙村三组村民秦育华告诉记者,“高龙村的村民通过茶叶富起来了,实实在在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高龙村茶叶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良好的发展。该村以支部+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茶叶约6500亩、茶叶加工企业3家,不仅为高龙村茶叶销售和加工带来了便利,也保证了村民的增收。“2017年全村茶叶人均收入约1.7万元,茶叶产值达3250万元,村民茶叶人均收入比去年增加了3000-4000元。”高龙村党支部书记彭刚告诉记者。

为了促进茶叶的进一步发展,高龙村还将积极推动茶叶种植环境的提档升级,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推广茶山托管的管理模式,将重心放在优化茶叶品质上,不断增加茶叶产品的附加值,让老百姓增收。

去年以来,乐山市积极围绕茶叶、林竹、畜牧、蔬菜、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坚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一村一品”和特色优势产业,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并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实施彝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工程,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就业。

与此同时,乐山市在农村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上综合施策。2017年该市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适龄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截至2017年底,全市2850个村民小组通硬化路,2834个村民小组实现安全饮水,2908个村民小组通电,795个村民小组通天然气,2634个村民小组通宽带,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185个。

形成好风气

“现在买车的比较多,所以必须重视安全出行。一旦出了问题你要负责任……”在金口河区永胜乡的顺河村广场,的莫鸽鸽正用响亮的声音在为乡亲们宣讲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她是金口河区“四好村”创建组的组长,曾在政法系统工作多年。这已是她的第38场宣讲了。她告诉记者:“我把法律工作的经验融入到宣讲里面,从怎么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角度来讲,既有法律知识也有实际案例。村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都喜欢听我讲。”

金口河区通过百姓宣讲、家风建设、氛围营造,扶贫更扶智,增强百姓“自主脱贫”的主体意识;沐川县将家风建设纳入“四好村”创建的重要内容,峨边彝族自治县将征集提炼到的好家训家规编写成“三字经”,纳入村规民约……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清风般吹拂着乐山的田野乡村。

2017年,乐山市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十大孝子”等评选活动和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把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融入多样化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良好乡风村风民风。

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18个村入选省级文明单位,2户家庭评为全国最美家庭、4户家庭入选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养成好习惯

青山碧水间,一栋栋整齐的房屋,整洁干净的村容,俨然一幅山水间的画卷……这是金口河区永胜乡顺河村,也是2017年省级“四好村”。

朱宝玉是顺河村的贫困户。8年前,朱宝玉被聘为村里的卫生保洁员。顺河村环境的变化,他有着最真切的感受:“过去的8年这里的环境卫生的确差,现在顺河村的环境卫生焕然一新,不管是公路还是各家各户的环境卫生都非常好。这说明大家的思想转变了,好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为改变原来村里脏、乱、差状况,顺河村通过规划先行、整治提升、分步实施,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打造。如今,“水墨顺河”特色村寨相继建成,并且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每当天气放晴,在沙湾区葫芦镇祝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上,总会有几支队伍在这里跳广场舞。“以前农闲时候就大家约起打牌。现在广场修好了,舞蹈队组起来了,我们都愿意来这里跳跳舞,锻炼身体,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祝村村民胡燕告诉记者。村里的“别样红”舞蹈队不仅多次在村里面演出,还常常去到镇上、区上表演,多次荣获奖项。

祝村是2017年的市级“四好村”,作为沙湾电站的移民村,村民聚居密集。“我们的村民春晚已经坚持举办了八年,目的就是要丰富大家的文化娱乐生活,养成积极阳光的生活习惯。”祝村村党支部书记刘素明说。

为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近年来,乐山市积极开展“家规家风大家谈”、“评选‘嘉州好家规’”等活动,10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入选省首届“天府好家规”,并组织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携手圆梦小康”为主题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送文艺演出、送图书、摄影书画展等文化惠民活动45场次,开展扶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移风易俗、美化净化村容村貌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移风易俗。

资金整合做保障,激励机制促发展。在乐山市“四好村”的创建工作中,市、县两级财政整合涉农资金,将以奖代补、产业扶持等资金向“四好村”倾斜,充分做好资金保障。同时,市财政在安排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时,对市级“四好村”给予奖励补助。其中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的每个市级“四好村”2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万元;其余各县(市、区)的每个市级“四好村”村1万元,县级配套1万元。(记者 兰蓝)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