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乐山:决战贫困奔小康

www.scol.com.cn  (2018-01-24 09:01:37)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方方  

——乐山市脱贫攻坚综述

——沐川“摘帽”高分通过省级验收;

——峨汉高速、仁沐新高速及马边支线、乐西高速等项目开工,贫困地区县县通高速的愿景正加快实现;

——创新帮扶方式,实施贫困家庭“励志扶贫奋进行动”获得省委充分肯定,“乐山经验”被中央、省级媒体竞相报道;

——乐山一中首期“美姑班”开班,美姑学生走出大山享受优质教育。

2017年,乐山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头等大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狠下“绣花”功夫,相继打响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和冬季冲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实现97个省定和77个市列贫困村退出、3.8万余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98%,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发展。乐山脱贫攻坚实现再战再捷。

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彝家新寨记者 李昕锋 摄

强基础 建好群众脱贫路

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是省定贫困村。群众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大。通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通村通组路建设等项目,金盆村50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在金盆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51岁的2组村民范绪方在自家新房前忙活着。“我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6.5万元,自己没怎么花钱就把房子建好了。房子新了,还配套齐全,巴适。”范绪方说,不仅房子变好了,村里14公里村组道路得以硬化,6公里联户道路全部打通,村民出行更加方便。

2017年,乐山市统筹各类住房建设政策,以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农村危房改造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从户型设计、抗震设防、竣工验收到搬迁入住实施全过程监管,严守人均建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和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两条红线,防止贫困户因搬迁建房而过度负债。积极统筹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7814人,建成彝家新寨1901户、占年度任务的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72户。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仁沐新高速、峨汉高速、乐西高速工作抓紧推进,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54.6公里,其中县乡道改造207.6公里,通村公路347公里。农村电网及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解决1.9万余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退出贫困村卫生室达标率、义务教育达标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100%。

壮产业 带领群众鼓腰包

2017年4月下旬,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先锋村的天缘牡丹基地的各色牡丹花尽情绽放,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赏花。这个占地2000多亩的牡丹基地是五渡镇先锋村和同县毛坪镇灵凤村59户贫困村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牡丹基地成立的合作社,贫困户每年除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外,还可通过务工获取每天60元钱的劳务费,靠着产业发展和勤劳付出让自己的腰包逐渐鼓起来。

2017年,乐山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康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深化“百企帮百村”,引导570家企业、合作社与469个贫困村建立帮扶对子,积极探索“飞地产业”“参股经营”“返包倒租”“借养还养”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茶叶、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33.78万亩,养殖畜禽146.9万头(只)。此外,乐山市还在556个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省定贫困村按照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建立了产业扶持基金,基金规模达6637万元。积极促进旅游扶贫与电商扶贫深度融合,创新推进“电商+旅游+扶贫”,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2个、民宿达标户44户,建成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示范站980个。积极引导居家灵活就业,持续推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行动计划,以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为重点,开发公益性岗位4511个,安置贫困人员4246人,落实3112名贫困群众为生态护林员。同时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各类就业培训1.36万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4个贫困县常年务工18万人以上。

重创新 精细绣花补短板

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属于小凉山彝区。这里生活着约17万彝族群众,也有近千名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农技员奋战在彝区精准脱贫一线。而在乐山市对口帮扶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农村人口100%为彝族。这里常年有近80名来自乐山的援彝干部和医务人员、教师等技术人才。

虽然近年来推进彝汉双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偏远山区彝族群众仍普遍使用彝语,特别是纯彝族村落,群众习惯讲彝话,不少人不会讲汉语,有的甚至听不懂汉语。这给彝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困难。

为消除彝区脱贫交流“梗阻”,乐山市积极创新,向人工智能借智借力,成立全国首个彝语智能语音研究院,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为彝区发展扫除阻隔。

2017年,乐山市在做好脱贫攻坚基本功的同时,因地制宜,创新实施“集中供养+居家救助”帮扶制度,对贫困户中重特大疾病患者、失能和半失能等特殊群体实施居家和集中救助帮扶,剥离家庭负担、解放劳动力,助力贫困家庭“轻装上阵”、加速脱贫奔康,截至2017年12月底,乐山市已实施集中供养和居家救助帮扶3683人,帮助解放劳动力2330人,惠及群众9827人。创新探索“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在五通桥区1052户贫困家庭中开展试点,按家庭每月人均最高奖励300元的标准鼓励劳动就业,按每年最高补助3000元的标准鼓励发展产业,变低保“补差”为“以奖代补”,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创新试点“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中开展试点,分类分层制定奖励办法,通过学年发放100—900元的奖励,激励学生用心学习、家长送子上学、教师爱岗敬业,试点家庭全部实现“零辍学”。创新保险扶贫,推进有意愿的贫困户“扶贫保”全覆盖,提升贫困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记者 方方)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