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犍为:1388户3835名贫困群众脱贫

www.scol.com.cn  (2017-12-23 12:44:43)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何锐 尹瑶  

12月14日上午,犍为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送文化下乡惠民活动走进罗城镇,在古镇文化广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虽然当天细雨蒙蒙,天公不作美,但当地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文化广场中间,相关部门早早地摆起了“摊子”,提供脱贫攻坚政策咨询和义诊等服务;广场舞台上,根据脱贫攻坚事例创作的文艺节目正轮番上演,小品《希望》讲述了一对夫妻因病致贫,政府帮助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困难,帮助一家人走出困境的故事。

来自罗城镇铁岭村4组的贫困户罗兴秀站在人群中,看演出特别认真。“对于因病致贫,我们家有切身感受,多亏了政府的帮扶。《希望》真实、感人,表现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决心,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原来,罗兴秀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长年需要吃药和看护。铁岭村是罗城镇五个市列贫困村之一,基础条件较差,靠种地的微薄收入,老罗根本无法支撑妻子治病的开销,家庭经济十分拮据,“我年纪大了,又要照顾病人,不能出门打工,前几年光靠种地,生活的确很恼火。”

一边看文艺节目,罗兴秀一边跟记者聊起了这两年家里的变化:“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农村低保、医疗保险,老伴儿吃药可以通过特殊门诊报销,病情比较稳定;我自己养了一些鸡和羊,而且村上引进业主建起了产业基地,企业业主很信任我,经常让我带头组织其他村民干活,每月收入有保障;过段时间如果我们老两口的五保户申请审批下来,两个人每月可以领680元钱,生活真是越来越有盼头!”老罗打心眼里感谢精准扶贫政策。

老罗所说的基地,是四川凉厅子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这家2013年成立的公司,经过4年的改造,已经把铁岭村及附近青狮村的1100亩荒山、薄土及部分水田,连片建成了高标准茶叶产业园。

冒雨来到凉厅子茶业公司的茶园,只见铁山山脉下,成片的茶园沿山脊带状分布,挖掘机、工程车来回穿梭,正在进行茶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负责人罗澜告诉记者:“去年8月投资2000多万元的标准化厂房建成,今年春茶投入试生产,每天可以加工五六千公斤鲜叶,我们申请了‘凉厅子’商标,茉莉茶主打北方市场,基地逐步走上正轨,周边群众也同样受益。”

据罗澜介绍,无论是承包流转土地,还是雇佣农民务工,基地都优先考虑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罗兴秀虽然家里比较困难,但他踏实肯干,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这几年他都固定在基地上帮忙,带着工人们干活。”从2013年基地开始建设以来,每天都有50余名周边农户在基地务工,到了每年3—9月,茶叶基地需要季节性采摘工200人左右、加工厂工人25人,“这也算是公司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凉厅子茶业公司还通过犍为县铁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着农民干,核心产业园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2000余亩,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也大大提升了基地内及周边农户致富奔康的持续后劲。公司坚持茶旅融合,在基地标准化、加工厂清洁化的基础上,凉厅子茶业还努力实现茶园景观化。目前,公司正依托罗城古镇4A级景区创建,将汉唐元素、凉厅子文化融入产业园区,抓紧构筑集茉莉茶文化主题广场、科普体验园、茶艺表演区及茶园十景于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以罗城古镇—铁山生态茶园为核心,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罗城古镇茶旅休闲产业园区,带动当地群众更好增收致富。

政策兜底、产业带动、基础支撑……犍为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只争朝夕。今年,该县10431名贫困户得到政策性兜底保障,281名贫困户通过居家和集中救助得到帮扶;168人通过省医药爱心基金、县卫生扶贫基金救助获得救助金36.26万元,1.79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教育扶贫。全县贫困户全额代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医保基金统筹支付贫困群众医疗费用2425.8万元、8018人次;依托贫困村资源禀赋,发展茉莉花、茶叶、柑橘等特色产业5600余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亩,发展家畜(禽)养殖等“短平快”产业3.5万余头(羽);落实贫困村资产收益扶贫资金80万元,通过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使贫困村每年取得不低于8%的分红;创新“委托经营、保底收益”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截至目前,累计放贷3161户、10680万元;开展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37期、送岗位下乡8次,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20个,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转移就业规模达1858人。产业就业扶贫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来源,还帮助贫困户掌握技能,走上自主致富之路。(记者 何锐 尹瑶)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