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红庙村:一个省定贫困村的华丽“变形记”

www.scol.com.cn  (2017-12-20 09:21:49)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见习记者 朱国忠 记者 宋雪  

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出优美的曲线,沿途鱼塘成片、橘园飘香;漫步在村道上,只见四周屋舍整洁、环境优美,房前院后鲜花盛开;来到文化院坝,休闲锻炼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散步聊天,一派幸福祥和……眼前这一幕,让人难以将这个美丽的村落与省定贫困村联系起来。

“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大哦!”“哪个看了都要说好。”日前,记者走进井研县分全乡红庙村,听到村民们由衷的感叹。短短3年多时间,这个贫困发生率14.4%、道路基础设施覆盖率不足50%、百姓靠天吃饭的省定贫困村,已华丽蜕变为群众生活便捷、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幸福村”。

【生活之变】

喜迁新房水泥路修到家门口

沿着水泥路来到红庙村11组,周俊英的家坐落在一片柑橘林旁,漂亮的小楼前是宽敞的院坝,房前屋后,一丛丛盛开的格桑花在冬日的阳光中摇曳。

“我家以前的房子就在不远处,说起来就是两个字:烂、漏。”走进新房,屋内冰箱、电视等电器一应俱全,周俊英正在厨房里剁猪肉包抄手,擦了擦手,她转身笑着说:“现在搬过来日子舒服了,没事的时候我就爱侍弄点花花草草。”

周俊英家中共有5人,过去居住在只有几十平方米、不通水泥路的破旧老房里。虽然夫妻俩闲时都外出务工,但婆婆年老多病,儿子女儿还在念书,家庭经济压力让他们无力修建新房。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周俊英家获得了7.5万元补贴金,加上自己出资7000元,今年8月,全家终于住进了125平方米的新房。

“我照顾家里,老公在外打工,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周俊英告诉记者,村里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大家出行再不用担心满脚是泥,“我家还种了一片柑橘树,等柑橘投产了运输也方便,到时希望卖个好价钱。”周俊英对未来充满信心。

2015年以来,红庙村已累计改造住房133套,实施居家环境改善106户。先后硬化村组道路27公里,全村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组路硬化率100%,入户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切实解决了村民的居住和出行问题。

【发展之变】

授人以渔养猪种果村民有干劲

红庙村5组,成片的柑橘林已挂果,一派丰收景象。果林中,61岁的帅培清胸前挂着布兜,正忙着给柑橘套袋:“我家的耙耙柑每斤批发价将近7元,套袋后容易储存,价格还要往上涨。”

帅培清年轻时在分全乡的果场干活,种了20多年柑橘,为了给父亲治疗口腔癌,花光了家中积蓄,妻子也外出务工挣钱。“我很喜欢种柑橘,但就是没钱发展。”2015年,村里引导贫困户发展杂交柑橘和生猪养殖,为每户贫困户免费送来优质母猪1头、优质柑橘苗180株,帅培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柑橘梦”。

“有了发下来的耙耙柑苗和沃柑苗,我自己又买了树苗来嫁接,于是越种越多。”看到帅培清有干劲,村上又帮他开出一片荒地,如今他家的柑橘种植规模已近8亩。“现在有4亩柑橘投产了,一年净收入至少2万元,等到丰产后年收入不止4万元。”帅培清告诉记者,现在邻居们还经常向他咨询柑橘种植技术呢。

授人以渔,激发内生动力,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逐渐增强。

“发给我的母猪很快就出了仔猪,仔猪养大后卖了钱,我又去买母猪。”像帅培清一样干劲满满的,还有66岁的章勇贵。在农业技术服务队的帮助下,勤劳的章勇贵将家里的猪越养越好、越养越多,“我有力气能干活,一直就喜欢养猪,有了大家的帮助,我肯定能养好。”

今年12月初,章勇贵刚刚卖了11头猪,收入2万多元,如今猪圈里30多头猪长势喜人。“春节前,8头大猪又要出栏了,至少能卖到上万元,我还给家里留了一头,等儿子回来杀年猪吃。”章勇贵笑着说。

【幸福之变】

遍地开花红庙村建设未来在望

“2015年8月我第一次踏进村里,到处都是烂泥路,只有村委会到园区的道路硬化了。”市委讲师团派驻红庙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黄方文告诉记者,红庙村农业人口528户152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20人,2014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全村基础设置薄弱、发展条件差、脱贫任务重,要发展产业脱掉贫困帽子,首先就要从修路做起。”

在各级部门的带领和支持下,红庙村启动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开展危房改建、产业帮扶、技术培训、困难救助等工程,取得了可喜成绩。

生猪养殖示范区里,农户自发成立红庙生猪养殖专合社,通过专合社引领、大户带动、政策扶持发展生猪养殖,如今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现代林业示范基地,村民利用扶贫产业帮扶政策成立东音庙现代农业合作社,现已建成柑橘种植基地300亩,栾树种植基地600亩;现代水产示范园中,丰润养殖有限公司的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00亩,贫困户打捆入股其牵头成立的鱼邦水产养殖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红不低于7%,利润分红不低于20%……如今的红庙村,贫困发生率已从2014年的14.4%下降到2017年的0.13%,全村仅2户2人未脱贫。

“村里争取集体经济专项试点基金,50万元用于量化入股禾丰蔬菜专合社,40万元用于发展新型光伏项目,预计年收入近3万元。”红庙村党支部书记邹明波告诉记者,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为村里的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村里正修建文化广场,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还将建成投资1.5亿的现代水产休闲康养中心,欢迎大家来垂钓观光。”蜕变还在继续,对于红庙村的未来,黄方文信心十足。(见习记者 朱国忠 记者 宋雪)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