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彭琳:进一步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水平

http://www.scol.com.cn  (2017-09-25 09:01:24)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马锐  

9月22日至24日,由乐山市委书记彭琳率队的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达州市大竹县、渠县和通川区,实地考察学习易地扶贫搬迁和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先进经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平林,市委常委、秘书长高鹏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正强及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考察。达州市委副书记罗冬灵,达州市副市长胡杰陪同考察。

秋雨朦胧中,代表团驱车来到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逐一参观村卫生室、阅览室、脱贫攻坚指挥办公室等,详细了解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和集中安置情况。“这里好啊!九银新村就相当于我们的员工宿舍!”建档立卡贫困户焦云修正在新家中为镇上的鞋厂做新鞋。九银村通过“点”镇融合、“点”园融合和“点”区融合,即借助集镇发展经营性行业,借助工业园区吸纳安置就业,借助脱贫攻坚引领示范区发展特色产业,保障了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代表团成员认为,九银村利用临近乡镇街道的地理位置优势,着力解决搬迁产业发展和稳定增收问题,实现了从扶贫搬迁到发展搬迁的蜕变,值得乐山学习借鉴。

成排的新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活动广场、党群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初秋时节,行走在渠县渠南乡大山村,代表团成员看到的是易地扶贫搬迁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渠县渠南乡大山村安置点完成搬迁54户135人,涉及全乡11个村,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此大规模的贫困人口搬迁如何做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走进大山村村委会,代表团与当地干部群众热切交流。代表团成员对当地通过推进“互联网+党建”,搭建思想教育、党群服务、党建扶贫“三大E平台”,充分发挥支部带动作用,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扶持自主创业、帮助上岗就业“三业并举”助力脱贫攻坚,表示高度赞赏,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大山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经验,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乐山各地实际,整合资源优势,做好产业规划,确保逐步致富。

来到渠县板桥乡新糖村安置点,一排造型别致的“徽派”建筑吸引了代表团成员的目光,坐落在村口的一家服装加工厂更是获得大家一致“点赞”。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缝制即将上市的棉衣冬装。“我是新搬迁到新糖村的贫困户,以前在外打工挣钱又远又辛苦,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打工,还能照顾家里。”50多岁的欧晓勤说起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满面笑容。新糖村按照“工业进农村、就业在家门口”的思路,引进服装公司建设制衣车间,最多可提供就业岗位110人,人均年增收可达20000元以上,实现迁居就安居。看到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代表团成员表示将依托“百企帮百村”,研究引导龙头企业进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真正解决好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问题。

彭琳在考察学习时指出,此次乐山市党政代表团前往达州市考察学习易地扶贫搬迁先进经验,就是要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更深刻的体会,最终帮助我们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从观摩的大竹县和渠县几个点位来看,达州市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集中安置点与城镇、园区有机融合,同时兼顾优质配套服务,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希望大家能认真总结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结合乐山实际,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水平。

彭琳强调,一要解决好统筹协调问题。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处理,统筹做好系统规划、搬迁建设和培养产业等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增强支部带头引领作用,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和持续增收问题。要创新方法举措,持续用力攻坚,绝不搞命令式扶贫,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数字脱贫,实事求是,进一步把乐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好做实。二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对标自查,举一反三,切实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用好用活各项扶贫政策和上级资金,认真梳理中央和省上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支持政策,用好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扶贫资金,发挥资金的整体效应,着力把“钱的问题”解决好。三要解决好群众持续增收问题。要学习达州市采取“以产稳搬”“以权稳搬”“以岗稳搬”和“以兜稳搬”四种方式,把外出务工同招商引资相结合,利用当地资源和人力优势,结合实际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绿色生态乡村旅游业,鼓励在外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全链条、全方位帮助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四要解决好干部任用问题。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干部带头是关键,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任用标准,坚定不移按照“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用“放大镜”“体检式”的方法把得力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把易地扶贫搬迁这个好事办好。

期间,彭琳一行还前往达州市城市规划馆和通川区塔沱滨河公园考察学习。(记者 马锐)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