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月映嘉州 夜游三江扬帆起航

http://www.scol.com.cn  (2017-08-13 11:30:43)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曾文  

春秋中期,荆人开明氏部落首领鳖灵率部众溯长江而上,再沿岷江西上,至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三角洲处停下步伐,从此定居于此,生生不息。后鳖灵因率族人治水有功,取代杜宇成为蜀王,因而乐山称为开明故治。而三江汇流造就的独特地貌也赋予乐山“江城”之称。

日夜千载,浩浩三江。乐山这座古老的城市,如今,山、城、佛、田相互融合,古城、新城更新生长。

“整合产业发展,融合多种业态,共同打造乐山月光经济新亮点……”7月28日,市住建局聚焦“三江环境整治”项目,将“月光经济”作为全市围绕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国际旅游目的地”,落实旅游“三篇文章”的重大项目。

三江项目指挥部,早上6点至深夜12点,项目指挥、工程计划、勘察设计、材料订购、技术咨询、议事协调都在这里展开。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埋设电缆……一项项工作迅速铺开,高温酷暑不间断。

夜游路线

夜游岷江一桥效果图

秀美青山得水而活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代乐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凶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召集人力、物力修凿乐山大佛。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经三代工匠努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前后历经90年。

如今,因水而建的大佛依然屹立于三江之上,引领乐山文旅发展,各地游客慕名前来。

“这是川西水陆运输的总汇,附近洲渚锦绣,桑麻遍野,举手可望对岸的山寺,低头可看城下的江月。这隽奇卓绝令人流连的古城,正是当年岑参驻守终老的地方。”夏炎德在《嘉州风光》一文中这样描写。

1971年冬天,乐山文史研究专家唐长寿在一夜大雪后登上老霄顶,只见嘉州古城散落在一片白茫茫之中,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闪着白色的冷光,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环绕;远处,凌云、乌尤、马鞍三山横黛,古城全然笼罩在一片清冷空旷之中。

1992年,乐山发大水。唐长寿登上古城对岸的东岩。从山顶远望洪水中的古城,如同漂浮在大江中的一叶孤舟,峨眉三峰横黛天际,更烘托出古城飘渺的身影。“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古人为什么把乐山城称为‘江城’和‘水城’了。”他在书籍《嘉州古城印记》中这样写道。

嘉州古城依水而建

三江汇流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距今一亿四千万年的白垩系上统夹关组地质,为厚达364米的砖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初露岩层,经多年风雨、河流侵蚀沉积形成三江汇流处红丘环抱、三水中流的河口三角洲地貌。由此决定了建于河口三角洲上的嘉州古城依山临江的基本特征,即西北面依高标山、玉凤山、海棠山、九龙山,东南面临岷江、大渡河。近代以前,嘉州古城的城市布局大体局限于这一范围内。

杜甫《寄岑嘉州》诗云:“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可知,唐代嘉州古城临江布局的特色已十分明显。

南宋时期,为了防洪,人们开始在古城外修筑城墙。此时古城依山为城,故又有“山城”之称,正是陆游诗所吟:“江路长逢雨,山城早得寒。”山以古城制高点高标山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分别延至岷江、大渡河岸,山形如凤凰展翅,故古人称“嘉城如凤”。

正德六年(1511年)、正德八年(1513年)再次大规模修建城墙,历时十月,建成东、南城墙,长六千余尺,直接起到河堤防洪作用。工程完工后,“城堤合一”成为嘉州城墙特色。十年后李辅主持修建西、北城墙,形成嘉州古城墙“刊山为城”又一特色。

如今,皇华台一带仍旧保存了部分古城墙遗址。人和门、平江门、承宣桥门、兴发街门仍屹立江边,唤起人们对古城与三江的记忆。

古城文化沿水而生

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中下游均为天然交通河道,航运的需求促使建于河口三角洲上的嘉州古城成为一个大型“水码头”,推动古城建设与发展。

水也兴旺了古城文化。据明万历版《嘉定府志》和《古今图书集成》载,乐山“五月五日,近水者,龙舟竞渡”。《乐山县志》记述:乐山龙舟与炎帝会同时举办,“旌旗塞道,鼓乐喧天,士女杂还,颇近嬉游。”

清同治五年(1866年),轩维礼曾在《峨眉山游记》中描述他五月五日于乐山所观龙舟的盛况:“饭后登城楼,俯临肖公滩看龙舟竞渡,旗帜精鲜,人声与水声相呼应。舟之修短,不及两丈,广只有咫,而扬髻喷沫,捷如飞翔。亦此行之壮观,锦城所不见也。”

民国初年,龙舟竞技在乐山也兴旺一时,由民间码头、帮会联合大商家举办。民国《乐山县志》:五月五日“午后备铺闭户停贸,观彩乐竞渡,亦号龙舟,伐鼓阗然,至暮乃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按习俗仍自发组织进行龙舟活动。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乐山举办过多次全国甚至国际性龙舟赛,包括龙舟竞速、抢鸭、龙舟造型比赛,规模盛大,在当时可谓乐山的重要盛会。”乐山文史研究专家魏奕雄回忆道。

而作为水码头、交通要道,嘉州古城沿河一带,茶馆众多。不仅城区有茶馆,各个乡镇也有大大小小的茶馆。像平羌小三峡岸边的板桥溪,一条小街,几十家店铺,也有两三处茶馆。这些茶馆是当地人休闲娱乐、会友联谊的场所,长盛不衰。

如今,乐山城区沿河而兴的茶馆依然是不少城里人休闲、赏景的好去处。

“月光经济”因水而兴

随着城市发展,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共识。桂林市“两江四湖”和《印象·刘三姐》这些景点夜游项目的火爆自不必说。2016年,桂林正阳东巷、漓江城市段也加入了“夜游”大军,相继开出夜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游客夜间游览内容。杭州G20钱江新城、武汉两江四岸、贵州茅台古镇、厦门鼓浪屿等地,通过夜景灯光,为城市赋予新活力。

乐山拥有大山水城市骨架,相互和谐的自然生态奇景,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如何通过“月光经济”得到生动体现?

且看规划:黄、蓝、白、红、橙五种颜色将作为夜游三江之灯光篇,体现乐山五种城市符号。黄乃佛家颜色,代表乐山佛禅文化;蓝是乐山生态绿意、湖光山色两相宜的体现;白,从西坝豆腐到凉糕,从苦笋到豆腐脑,是来乐游客舌尖上的享受;红在夜间与嘉州相融,霓虹闪烁,流光溢彩;橙,象征光明,营造嘉州这一秋山水,一色波光。

届时,夜游项目将串起乐山大佛、凌云寺、灵宝塔、八仙洞码头、牌坊、岷江一桥等地。而大佛景区也能从竞争激烈的白天旅游产品中跳出来,为传统线路、老牌景区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果来乐游客能有十分之一的人参加夜游项目,这个数量就非常可观了。过去经常说乐山留不住人,当夜游项目发展起来了,不仅能带动住宿,也能带动其它服务行业。”在魏奕雄看来,夜游项目也是展示乐山文化的重要窗口,“这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有太多历史故事和典故,完全可以通过夜游讲解和直观感受,充分展示给游客。”

唐有盛名的“嘉州山水”,今有岷江东岸的“嘉州长卷”,山与水的相依,古与今的辉映,造就了乐山静与动的交融、城与人的共通。古往今来,生生不息。

未来夜色中,丝竹画舫,月夜笙歌,梵音婆娑,睡佛初现,月明照水流的嘉州风貌随之苏醒。观佛楼前,心中顿生宁静,船行桥头,观佛光五色。夜静江中礼佛,一幅绝美的山水图卷徐徐展开。(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住建局提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