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再现精湛古法 造纸村的千年文事

http://www.scol.com.cn  (2017-08-06 11:18:52)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曾文  

夹江县马村乡一带,自古以来造纸业兴旺。当地传承古法的手工舀纸制造技艺始于唐、兴于明、盛于清,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载工序完全吻合,再现了伟大的蔡伦造纸术,至今仍闪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之光。

7月24日一大早,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占尧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心里打着主意:将房子重新装修,增加手工造纸展示厅和教室,这项传统工艺是不是能得到更直观地展示?他的夫人石福珍正忙着为从北京来体验手工纸做法的客人整理房间。她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开始,很多学校都组织学生过来参观、体验,人多的时候,一天就有200多人。

杨占尧家的房子在当地格外引人注目,“状元书画纸厂”、“竹纸制作技艺展示基地”、“古法造纸培训基地”……大门两侧挂着不少牌匾。沿石阶而上,一幢用木板搭建的川西南传统建筑映入眼帘。古朴的老屋似乎与造纸工艺一起,讲述着传统造纸悠久的历史。

杨占尧展示手工纸

追溯千年纸乡历史脉络

72岁的杨占尧是当地有名的手工造纸能手,因为能抄出一丈二尺的大国画纸,曾被县里评为“纸状元”。挂在堂屋最显著位置的“纸状元”3个大字,足以看出在杨占尧心中的份量。

采访中记者得知,杨家是三百多年前那场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从湖北麻城孝感迁徙夹江的。当年,入川先祖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当地造纸户的作坊里做伙计,学手艺,逐渐建家立业,成为名噪一方的造纸大户。杨家将立家之本的手工造纸手艺作为传家之宝,至杨占尧已有12代。

而夹江造纸的历史,却是早在杨家等移民入川之前的若干朝代,甚至可追溯到建县之初的唐代。

有研究表明,唐天宝十八年,唐明皇进川时跟随的大批工匠将成熟的造纸技术带入了川中。随着天宝年后唐代政治中心移蜀,用纸量骤增,因而,以产竹闻名的夹江有可能成为唐代后期“竹纸”的生产基地。

到了宋代,夹江所产的竹纸已广泛用于印刷行业,当时宋代五大印书基地眉山出品的“竹纸”版本书籍,其纸张帘纹明显地带有夹江竹纸帘纹特点。

元、明时期,夹江造纸技术已有相当的规模。《洪雅县志》中已有元代产纸的记载。元代时洪雅属夹江,由此可见,至少在元代,夹江造纸已有史料可证。明代《名胜志》云﹕“嘉定(夹江明时属嘉定府)尖山下皆纸房,楮薄如蝉翼而坚,质可久……”

康熙初年,夹江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二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其时,夹江纸名声大噪,除每年定期解送京城供科举考试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云集夹江,争相采购。因此,夹江自古享有“蜀纸之乡”的美称,是千年传统手工造纸的典范之地。

张大千与夹江纸的渊源

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

夹江纸用嫩竹为原料,按《天工开物》所载工序生产,具有洁白绵密,受色受墨好的特点,被人们赞之曰“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然而,传统的夹江手工纸最大的缺陷是抗拉力不强,抗水性差,因此,不利于绘制大幅图画。

20世纪40年代初,为觅好纸,著名国画家张大千两次来夹江,深入纸乡马村,与造纸大户石子清和造纸技师共同试制宜书宜画的新型纸张。

张大千指导造纸师傅在竹浆中加入麻纤维以提高纸的强度,又在纸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白矾、松香等物,以增强纸的抗水性和洁白度,并且将纸的幅面规格提高至4尺和5尺,制成有云纹暗花和有“蜀箕”、“大风堂”字样的独特帘纹高级书画用纸。后来张大千在试用夹江书画纸时,多次提笔称赞:“大有宋楮风韵,不可多得矣。”

今天的马村乡石堰村,张大千当年与槽户共同研讨造纸技艺的四合院依然掩映在葱茏的竹林之中。当地政府正以此为契机,将旅游开发与传统造纸相结合,通过体验、观光等,带动传统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

夹江生产的“大千书画纸”、“丈二匹国画纸”、“云鹤牌书画纸”曾获国家金奖、银奖。夹江手工造纸曾作为国家传统技艺到欧美诸国进行表演,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一颗明珠”。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十二道工序彰显古法智慧

抄纸流程

杨占尧家的作坊里,55岁的工人吴忠友正在抄纸。两手握住竹帘,放进浸泡纸纤维的大缸,前后左右一晃,一层纤维就上了帘。

“这道工序很讲究,纸浆抄得不均匀,一张纸就会一边厚一边薄。”说话间,吴忠友有条不紊地将刚抄的纸摊在一旁的平板上,“我做手工纸快30年了,以前家里也有作坊,后来娃娃上大学去了,人手不够,就来这儿打工了。”

夹江手工造纸曾遍及全县“四镇、五乡”,从业人员近8万人。至今,手工纸产量仍居全国前列,花色品种多达140余种,形成了书画纸、染色纸、纸制品三大系列产品。

杨占尧告诉记者,以前每年5、6月和10、11月,马村山岭茂密的竹林深处,伐竹的山歌此起彼伏,人们将百万斤生嫩竹砍下,运送到山下的大池窖水沤杀青、槌打、浆灰、蒸煮、浸泡……历时3个多月,才能造出一张张洁白的手工纸。

“砍其麻(竹)、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这座立在夹江县迎江乡古佛寺的“蔡翁碑”,从清代道光十九年保存至今。上面镌刻的这24字概括了夹江手工造纸的沤、蒸、捣、抄四个环节、72道工序全过程。

严格按照72道工序生产的夹江纸,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与安徽宣纸齐名,一同被国画大师张大千赞之为“国之二宝”。

为展示夹江手工造纸的悠久历史及其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夹江修建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它曾经是全国最具魅力的百家博物馆之一。1996年,博物馆搬迁至千佛岩景区内佩玉泉旁,占地面积约18亩,展馆面积约800平方米,以丰富的史料向人们再现这项珍贵的传统技艺。

造纸村工艺改良与兴衰

马村乡作为夹江传统书画纸重要产地,2000年以前,仅金华村就有上百家造纸坊。杨占尧历历在目,讲述了许多生动的劳动场景,而如今,记者却并没有在这里见到家家户户造纸的热闹场面。

夹江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文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迁与工业化进程,夹江手工纸生产流程与传统纸张的品质有了较大变化,全县3000余个纸作坊中,完全意义上的传统手工纸生产工艺已不多见,手工造纸的传承发生断档,30岁以下的抄纸艺人几乎难寻。

杨占尧说,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进,统一制浆代替了篁锅,打浆机代替了脚碓,千斤顶代替了木纸榨,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现在规模较大的纸坊甚至仅需20天左右就可以制出一批一流的国画纸。

“高压锅蒸煮时间很快,大量使用烧碱代替石灰浸泡,降低了成本,生产的纸不如传统工艺结实。”杨占尧对部分改良的工艺并不看好,“烧碱刺激性太强,破坏纸纤维,刚产出来用着好,但保存时间不如传统方法生产的纸。”

杨占尧介绍,“用大量石灰浸泡,用篁锅蒸,虽然工艺繁琐,但这才是最传统的造纸方式。前些年很多人用烧碱、高压蒸锅代替传统技艺,污染环境。这两年,环保要求越来越严,自然就生存不下去了。”

令杨占尧欣慰的是,不管工艺如何改良、简化,国内很多书画家依然钟情于他家的纯手工制作。他将自己创办的“状元书画纸厂”交给媳妇陈秀君、孙子杨宏伟管理,他们将作为新一代的继承人将这项工艺传承下去。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