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李高祥:34年扎根彝区乡村教育

http://www.scol.com.cn  (2017-07-19 09:25:51)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张力  

日前,乐山市教育局为积极做好“四川教师风采”优秀教师的推荐工作,从各县(市、区)推荐了一批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甘于奉献的基层一线教师。我们将推出“教师风采”系列报道,挖掘扎根一线的教师故事,展示教师们阳光美丽、爱岗乐教、无私奉献的形象,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同时献礼第33个教师节。

李高祥在讲台上资料图片

“一顾茅庐”,连孩子面都没见着,吃了孩子家长的闭门羹;“二顾茅庐”,被父母以孩子要在山上放猪、放牛羊为由,拒绝入学读书;“三顾茅庐”,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起了作用,孩子的父母同意了孩子“出山”,开始入学读书。

古人有“三顾茅庐”请先生,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中心小学,却有老师“三顾茅庐”请学生。这位老师叫李高祥,是一名在彝乡的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了34年的基层教师;也是一名患了癌症仍然选择坚守,最终书写战胜病魔奇迹的幸运教师。

“三顾茅庐” 请学生不让一名孩子失学

1983年,李高祥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选择回到家乡,走上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中心小学的三尺讲台,扎根于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而这一干,就是34年。34年来,他把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奉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彝族家庭子女多,经济压力大,孩子们从小便在山上放猪、牛、羊以解决家庭开支,很少家长选择让孩子读书,即使部分家长让孩子上学,最多也只读到小学毕业。”据李高祥回忆,从1986年起,除了进行学科教学,他还担任了学校行政工作,为了让每个村小的彝、汉孩子都能就近入学,他常常带领教职员工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地宣传《义务教育法》,动员适龄孩子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女儿长大了会嫁人”、“儿子长大能养活自己就行,读不读书都无所谓”……类似的观念在村民们的心里扎了根。由此,动员山区孩子入学,常常需要李高祥“三顾茅庐”请学生。

阿罗阿耿,是住在峨边偏远彝族村的孩子,他每天在山上放猪放牛羊,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人却不让他到校读书。李高祥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动员,走上了“三顾茅庐”的路。“第一次去,步行了四五个小时,连孩子面都没见到,就吃了孩子家长的闭门羹;第二次去,好不容易见到孩子父母,但是半彝半汉的困难交流,一个小时的动员只是松动了孩子父母的态度,却还是被父母以孩子要在山上放猪放牛羊为由拒绝了。”李高祥告诉记者,第三次去,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阿罗阿耿的父母终于同意孩子“出山”,入学读书。

古人“三顾茅庐”请先生,李高祥却“三顾茅庐”请学生。后来,阿罗阿耿考上了中专,走出了大山,李高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而这,只是李高祥心中装有学生的一个缩影,从教34年来,他已记不得把新林镇的村子跑了多少遍,走访了多少家庭。唯一能确认的是,他的汗水洒满了山区,却把温暖留给了村民和孩子。

坚守一线 在三尺讲台上战胜病魔

从微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学生病了,梦中惊醒的他背学生到医院就医;无论学生是“金凤凰”还是“丑小鸭”,他都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而谁会想到,一名如此朴实无华的老师,却遭受了命运不公,承受着病痛的煎熬。

2008年11月,李高祥经市级、省级医院检查,确诊身患肝癌。肝癌切除手术后,本该在家好好养病的他,却不顾众人劝说,毅然选择回到讲台。“跟学生在一起,我才能忘却疼痛,战胜病魔。”

那时手术后,李高祥的肚子上还捆着绷带,伤口还未完全愈合,他便带上了抗癌药物,和正常人一样,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那30多厘米长的伤口,让他一堂课上下来,常常满头大汗。汗水浸透了衣襟,但他在讲台上依旧激情四射地讲课。

据记者了解,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李高祥每月都要到100公里以外的乐山城区看病拿药,但是却没有请过一天假,总是在节假日去完成这些事。有时候拿药的时间刚好遇上有课,他就和别的科任老师调课,只用半天时间去看病。由于时间仓促,走路太快,他的伤口经常被磨得发红发紫,钻心地疼。即使这样,他也不愿意耽误教学时间,不愿意耽误了学校的工作。

多年来,他站在讲台上,一直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病魔。在工作上,他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培训,开展教学研究,参与主研科研课题多次获奖;从教34年来有30多篇论文在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目前,李高祥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只需要每年复查,平常营养跟上即可。他笑着告诉记者,“不出意外,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如果可以,我会站在三尺讲台上直至退休。”

有人说,李高祥是头牛!他却说,如果他这头“牛”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幸福,能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创新发展,他愿意永远做一头“孺子牛”,用爱和生命去默默耕耘。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