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乐山传统工业“转”与“升”的脉动

http://www.scol.com.cn  (2016-10-26 09:59:26)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杨心平  

——“工业支撑 创新驱动”系列述评之二

“新动能”,这一数度被基层干部和企业主频频提及的热词,为本报金秋之行的采访活动提供了关键备注。这样的不约而同,在记者的采访经历中并不多见。

比重超过60%的乐山传统工业,无疑是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正在书写教科书式的注解。“转”与“升”的脉动,合奏出可持续发展的强音。

盛世东方国内先进、西部最长的宽体窑陶瓷生产线

“软硬兼施”直通高端——盛世东方的“转神”之战

“转型吗?我认为应该是‘转神’,关键在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10月11日下午,盛世东方陶瓷有限公司夹江生产基地,面对记者的提问,“80后”新生代掌门人陆文杰脱口而出他的“认为”。

成立于2013年10月的盛世东方,是夹江陶瓷产业近年跑出的一匹“黑马”,一上马就直奔国内先进、西部最长的宽体窑陶瓷生产线。

2014年3月,盛世东方首条日产4万平方米高档喷墨陶瓷生产线竣工点火,成为夹江转型高端陶瓷产品的标志项目。2015年,公司建成夹江西部瓷都首条全抛釉生产线,日产2.5万平方米。今年9月,公司日产3.5万平方米高档微晶石生产线正式点火。

3年,连续投资近8亿元,一口气建成3条高端生产线,日产能力达到10万平方米——“去产能”背景下,盛世东方逆势加码投资的底气来自哪里?

厂区里排队拉货的大卡车,生产近乎零库存,从市场端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市场的决定作用,检验了产品的适销对路,也暗合了消费升级趋势下的新机会。

产业转型,体现在产品升级。产品升级,对技术研发、生产设备具有路径依赖。

实践出真知。国庆期间,陆文杰在意大利、西班牙开展交流合作,颇有感慨:“见识了意大利陶瓷产业技术先进、工艺和生产制造的高端,95%以上实现智能化生产。通过比较,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未来方向。”

“硬件到位了,软件要紧跟上。”陆文杰说,追求在西部产区的规模优势,并不是唯一目的,“各条生产线之间的定位和分工更加专业,更有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也更契合公司中长期品牌发展规划。”

研发中心、新产品开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是盛世东方软实力的重要担当。目前,公司正与意大利、西班牙、巴基斯坦等国外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和市场合作,一地一策开辟新空间。

升级技术设备,输出产能产品,盛世东方建筑陶瓷2015年试销北美、一带一路国家,创汇100万美元。“海外市场充满不稳定性,要摸着石头过河。”陆文杰表示,云贵川依然是公司主要销售地区。

高端转型,品质定乾坤。盛世东方的“转神”之战有窥斑见豹的意义。

新旧切换螺旋升级——“西部瓷都”的转型之旅

“新研发的碳纤维地暖砖,比地暖空调更实惠节能。”5月7日,“西部瓷都”夹江陶瓷区域品牌推介活动在京举行,专门针对北方市场研发的新品备受关注。

展厅内,新万兴旗下的卢科技公司研发生产的碳纤维地暖砖引人眼球。这款外观跟普通产品一样的地砖,可以通过电缆发热实现保温。据测算,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使用这种地砖,24小时耗电量为3千瓦时-5千瓦时。房屋安装地暖需要铺设高度9厘米-11厘米,而这款地砖只需要5.5厘米-8厘米。

北上赴考,此行夹江与大唐电信等6家企业达成总投资36亿元的6个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并同北京地区的建筑装饰企业、建筑陶瓷经销商达成60亿元的建筑陶瓷贸易框架协议。

亮眼的数字与订单,折射出对个性化、特色化、功能化产品的方向需求。这也是本次参展企业的“题外”深度收获。

逆势投资,激情创新,整个产业焕发新动力新活力。夹江陶瓷工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优胜劣汰的转型升级史。

夹江经信局副局长王俊华提供了一组数据: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全县陶瓷企业8家,生产线10条,销售收入110万元;2000年,陶瓷企业97家,生产线310条,年产能2亿平方米,销售收入50亿元;2010年,这一数据变为102家、38条、5亿平方米、85亿元;2015年,这一数据变为78家、148条、8亿平方米、230亿元。

这一波浪式的前进历程,王俊华用“五个转”来概括:小转大、内转外、大转强、低转高、散转聚。

新旧切换,阵痛是必然的。对市场主体企业来说,不创新甚至慢创新都将被淘汰出局。3年来,夹江技改新建陶瓷生产线项目36个,总投资60多亿元。与之相应,全县淘汰落后生产线28条。

拆旧建新,或者直接上新,“转”与“升”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新建生产线劳动生产率提高4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20%,综合能耗下降8%,高中低档产品结构调整为3:5:2。全县规模陶瓷企业由2010年的77家整合为2015年的44家,企业户数大幅减少,产值却在5年间增长52.01%。这也就解释了,夹江陶瓷产品占据省内77%、西部38%、全国7%市场份额,部分产品销往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定力所在。

差异化、垂直细分、以快胜慢……市场的规律和力量,一路见证着夹江陶瓷工业的自我革新、螺旋升级,见证着乐山传统工业主动升级、不甘落后的韧性内力。

“坚持‘工业立县’战略定位不动摇,突出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在优化存量基础上做优增量。”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分析认为,全市工业“一总部三基地”布局调整,夹江担纲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重任,要紧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动工业节约集约发展,力争到2020年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20%以上,陶瓷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建成乐山工业发展增长极。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