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乐山召开2016年全市教育文化工作会议

http://www.scol.com.cn  (2016-03-10 08:49:16)  来源:四川在线乐山频道  
编辑:刘若辰记者 余建军  

四川在线乐山讯(记者 余建军) 3月9日下午2点30分,乐山召开2016年全市教育文化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全市教育文化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中共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淑芳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强调。

会上,乐山市政府副市长廖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市教育文化工作。“十二五”以来,全市教育和文化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公共服务,以均衡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改革为动力,以投入为保障,扎实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好进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美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教育工作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彝区实行“全免费”学前教育,全市3—6岁幼儿园入园率达90.36%,比“十一五”末提高了9个百分点;学前一年受教育率95.78%,名列全省前茅。正常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等重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峨眉山市、沙湾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认定,市中区、五通桥区和夹江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全市普通高中入学率达90.74%,比2010年提高近1.92个百分点,马边彝族自治县实现高中免费教育。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2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85%,连续六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民办教育在校学生占全市教育总量的20%,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财政性教育支出达38.5亿元,比2010年增加22亿,“十二五”年均增长18.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彝区“一村一幼”工程等稳步推进,累计新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581所,完成中小学校危房改造355所,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1065所,在校学生达42.5万人。累计招考补充中小学教师约2000名,其中彝区及农村地区教师约1500名。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每年惠及中小学生35万人。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进城务工子女就学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工程深入实施。同时,校园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建立了新型校园警务体制和勤务机制,筑牢了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文化工作方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文物保护行政机构完成整合。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成功实现市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建成博物馆9个、剧院2个;市县两级城区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农村公益电影免费放映惠及所有行政村。“文化进万家”、“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乐山成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一县一特色一品牌”工程深入实施,形成了佛禅文化、沫若文化、峨眉武术、嘉州画派、乐山歌舞、小凉山彝族文化等特色品牌。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个、省级奖项50余个,现代舞剧《断层线》、大型音乐剧《沫若少年》等在国内外巡演,打响了乐山特色文化品牌。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全面完成,组建成立了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黄湾武术文化小镇、嘉州长卷天街、乌木文化博览苑、天工开物博览苑、五通桥根石文化博览苑、沐川桃源山居农耕文化综合体等项目,以及《圣象峨眉》、《灵秀天下》、《乌蒙沐歌》等特色演艺剧目;建成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2个,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19%,居全省第三位。同时,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新闻出版传播管理服务等工作持续加强,乐山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目前,全市文教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布局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各类教育质量有待优化提高;文化基层基础薄弱,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还需提升等。2016年要紧扣市委、市政府“创新投资年”工作主题,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水平”这一主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紧抓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关键,努力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的新乐山。

赖淑芳最后强调,目前全市文教事业发展离“教育强市”“文化强市”的目标还有差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因此,要保持清醒头脑,强化三种意识。

强化问题意识,牢牢把握教育文化工作现实要求。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破除瓶颈制约。这既需要各级各部门鼎立配合,更需要教育文化战线的同志积极面对、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强化职能意识,形成工作合力,落实政府主导、领导挂包、跟踪督查等机制,全力破解土地、资金、拆迁、人才等瓶颈制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举措,坚持标高奋进。要实现创新驱动,勇于破除思维定式和体制束缚,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做到高点定位、高标奋进;要放宽眼界,充分挖掘乐山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优势和丰富旅游资源,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要抓好教育文化项目规划设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要完善政策机制,抓紧制定出台新的扶持措施,优化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通过控股投资、项目合作、回引创业等形式,拉动民间资本投资办学、吸引文化企业来乐兴业,整体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

强化责任意识,自觉肩负教育文化工作历史重任。一方面要把握机遇。要抓住编制“十三五”发展蓝图的历史机遇,把教育文化改革发展主动自觉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既要立足脚下,又要着眼长远,既要面向五年,又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相衔接,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要勤勉务实。要将建设“教育强市”“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以钉钉子的精神,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提升落实能力,主要领导要亲历亲为主动抓,分管领导要花足心思靠前抓,要认真研究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自己能解决的绝不上交、协调能解决的绝不推诿;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加强督导检查,强化过程检查和年终考核,凡是工作不力、执行不到位的,都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加强教育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全市教育文化系统要从加强队伍建设入手,推动行风建设,从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入手,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服务基层上去,把更多的资源利用到改善民生上去,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要改进作风,树立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要结合“两学一做”实践活动,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不断完善和规范行业行为,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文化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要提升素质,大力培育专业人才队伍。要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业务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队伍。要根据全市教育文化工作现状,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的原则,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活。通过引进选聘优秀管理人才、优秀教师,巩固“一村一支教”等途径,重点培育优秀校长和一线优秀教师。通过开展集中培训、轮岗交流、打造“一乡一队伍,一村一骨干”等途径,重点培育文化广播经营管理人才和基层文化骨干,从而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文化工作人才队伍,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