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讲好乐山故事 创作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http://www.scol.com.cn  (2016-01-09 11:05:16)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黄靖峰 记者 曾文  

  2015年12月21日,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在成都举行颁奖大会,乐山市文联推荐报送的17件文艺作品中有7件获奖,在数量、门类和规格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仅次于成都市,名列全省市州前三甲。

徐杉(中)在行走中了解各地风俗民情

  乐山市推送的获奖作品在内容上贴近基层群众生活,体现了文艺既要“取之于民”,还要“乐之于民”的文艺创作导向。而“业余军团”和“学院派”频频亮相,其中不少为基层文化馆职工、退休干部、高校师生,体现了乐山市“挖掘基层艺术骨干,鼓励文艺新兴人才”的文艺人才培养导向。

  近日,记者采访了本届巴蜀文艺奖部分获奖者,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作心声。

  情系彝区 助推乐山歌舞发展

  “每当你波澜起一阵涟漪,我就对你多一份思念……”由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歌舞艺术研究院创作的《母亲的河》获得本届巴蜀文艺奖舞蹈类唯一金奖。作品表达了彝家儿女对母亲河金沙江的深厚感情,曾在2014年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中,获散杂地区专业组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小凉山是彝族同胞聚居地,这是乐山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特色,也是乐山文化亮点,小凉山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一直是我们的长期职能。我们每年都有彝族题材的音乐、舞蹈、小品、短剧问世。”在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勇看来,这些作品一方面依托于有文化底蕴的小凉山,同时,团队紧紧抓住四川省艺术节、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等重大艺术活动进行创作、表演,以及全国舞蹈、声乐等专业性比赛提供的平台,不断提高乐山歌舞知名度与创作水准。

  2004年,团队创作的舞蹈《石磨的歌》获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优秀表演奖;2006年,男子集体舞《诺苏惹》获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创作、表演、音乐类一等奖;2011年,以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舞蹈《口弦》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银奖……打开院团的获奖情况列表,近百个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得的荣誉彰显着乐山歌舞发展的信心。团队从2002年到现在,连续四届在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中散杂地区获奖等次、个数最多。从《石磨的歌》开始,团队就经常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各大比赛,多次获奖。“乐山只有抓住民族文化的特点,才能创作更多有影响力的作品,这对于乐山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及艺术创作和表演能力,都有很大推动作用。”

  取材于民族特色的同时,歌舞艺术研究院也在长期扶持彝区有潜力的作品和人才。马边彝族自治县10年一次的县庆,以及全市每年送文化到“两边一区”的活动中,都少不了这个团队的策划、指导、演出。“这是一种互动的良性循环,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也在加深了解彝族文化,为创作寻找灵感。”吕勇说,乐山市“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项目建设,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项目,目前,乐山已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就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来说,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还要加大,接下来,要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节目深入基层。

  坚守创作 点滴墨迹绘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是出自画家陈志才所敬重的清初名家石涛之言,意为时人作画应当与时代“跟风”。为此,陈志才广纳众长,不仅沿袭古人“细雕与美酌”之遗风,还将灵感来源投射现实生活。他创作的《杨升庵与桂湖》获得本届巴蜀文艺奖美术类银奖。这幅作品将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国画熔于一体,是陈志才中国画创作的一大突破。

  “ 《杨升庵与桂湖》运用人物、山水和花鸟相结合的的新颖方式,用泼墨、泼彩的表现技巧,用穿越的手法,表现了明代文人杨升庵在不同人生时期与桂湖的情感与思想,是中国画创作的一大突破,开启了新时期中国画创作的新航程。”看了陈志才的创作,曾有美术评论家这样感叹。

  51岁,对于国画大师来说,这个年龄还透着丝丝“青涩”。而这个年纪的陈志才已成为巴蜀画派第一批影响力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他在书画创作中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陈志才5岁开始临画,14岁师从秦天林研习花鸟,20多岁时其作品便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后又入四川省诗书画院郭汝愚工作室研修,逐将写意与工笔融合,于笔墨间抒写心中才情。“我母亲原是成都一国营食品厂的女工,负责点心模具的木刻工作。 我闲着无事就喜欢临摹它的图稿。”从模具图稿到小人书,再到一般画作,陈志才的童年就在这些写写画画中悄然而逝。陈志才10岁那年,母亲曾带他到处拜师,接受专业培训。18岁那年,陈志才本有机会通过参兵进入军事艺术院校,他母亲却不肯“放人”,陈志才只得打消参兵的念头,接棒母亲的“铁饭碗”。

  然而,陈志才并没有舍弃坚持了十多年的绘画爱好。“1988年时,每个月工资只有60多块钱。但我的一幅画已经能卖40多块钱了。”他意识到,改革开放的浪潮促进了国内文化事业的繁荣,却降低了国营企业这个“铁饭碗”的含金量。到了1990年,感觉时机已经成熟的陈志才瞒着母亲,辞掉了食品厂的工作,做起了职业画家。“当时,有个画商一个月给我2000元,让我帮他画画。虽然我的工资已经涨到110元,但这其中的悬殊还是让我坚信,靠画画,我不会饿死。”就这样,陈志才一直坚持绘画。

  “我经常翻看时尚杂志,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情趣,感受时尚跳动的脉搏,这些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很有益处。”除此之外,戏曲、音乐、电影、摄影等都是陈志才的涉猎范畴,他说,“只要用心观察,很多事物都能给绘画带来启发。”

  古老的中华文明会逐渐消失吗?新的文明会在其中萌生吗?对于作家徐杉来说,这样的对比思考,常让她感到惶恐和不安,“因为那些消失的文明,多是由创造这些文明的后人造成的悲剧所致,总结别人的教训容易,看清自己的过失很难,或者知道了也不愿意面对,所以使文明越来越远。”何不静下来花一些时间回望历史?带着这样的信念,她开始行走,在路途中观察传统文化的存亡。

  《即将消失的文明》是她多年行走采访完成的文集,共47篇文章,30余万字,2012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本届巴蜀文艺奖民间文艺类铜奖。书中主要收录了神的后花园、戈壁空城、敦煌的叹息、烟雨浮云、退思与彰显、西湖无边、黑土记忆等内容。徐杉凭借对文字的热情和对历史文化的冷静思考,直击现代社会文化的逐渐消退,向读者呈现了一个被遮蔽在视野之外的世界。

  “眼下学术论证资料有多少来自第一手?如果来源都是二手、三手,甚至五六手,那么学术研究的方向该如何定位?”徐杉曾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当时一位老专家这样发问。她意识到,如果自己在一个狭小封闭的空间里,所认知的历史文化与实际现象就会发生严重错位,所以,她决定走出去。

  “我陆续走了很多地方,发现很多曾经灿烂夺目的文明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让我感触很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贫穷的人富起来了,却丢失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传统文化。”徐杉记得,湘西有个依山傍水的古镇,曾出过几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大家,但她去时发现,许多原住民已搬到镇外,将房屋租给外来的经商者,整个镇子完全被商业化,除了建筑看起来古色古香,已没有任何地方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其实,人才是文化的主体,而且,只有活着的文化才有鲜活的生命力。”

  常年在外行走,有劳累,有艰辛,有时还会遇到危险。“在藏区经历了两次车祸,脚下就是万丈深渊,那种心惊胆战的恐惧,至今历历在目。在昆仑山口遇险,当时是晚上,汽车忽然爆胎,气温下降到零下10度,又冷又饿,四周没有人家。五更起身,星夜赶路,风沙、雨雪、酷热、塌方、泥石流、长途颠簸、寝食难安是不可避免的事……”那些艰辛的过往历历在目,徐杉却在这过程中体会到行走的快乐。“有令人震撼的大自然风光,有奇异的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眼界渐渐开阔,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一个问题释义,又生出新的疑惑,于是继续走下去。越走越远,越走越有兴趣。”

  “艺术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为人民抒写,从人民生活中锻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市文联相关负责人希望乐山更多文艺工作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艺创作中,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围绕乐山“转型升级,美丽发展”的指导思想,实施重大文艺创作工程,通过美术、音乐、影视等多种文艺表现手段,讲好乐山故事,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