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有盐有味古嘉州

http://www.scol.com.cn  (2015-12-20 11:11:1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若辰记者 许金波  

    乐山这片热土,制盐的历史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开明氏鳖灵时代的泉盐,下及当下的真空制盐、盐磷化工,上下几千年从未中断。期间,随着李冰平盐溉、首创“卓筒井”、川盐济楚、侯氏制碱等大事件,乐山的盐业史可谓高潮迭起、影响深远。

古镇上,鳞次栉比的深宅大院

  12月16日,冬日里难得的艳阳天,记者走进乐山市盐文化核心区——五通桥古镇,漫步于茫溪河边、黄葛树下,穿古道街区、进弄巷人家,实地感受恍若隔世般的盐业史、盐文化。

  1“犍盐入滇”、“川盐济楚”铸就辉煌

  工农街原来叫宝庆街,是清代初期“湖广填四川”湖广移民比较集中居住的街区,与花盐街、群力街等历史街区一样,见证着乐山盐业的繁荣与兴盛。

  从大路左拐,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巷行进,便进入了工农街区。窄窄的街道两旁,一边是静静流淌的茫溪河水,一边是古朴自然的传统民居,老码头、老民居、老会馆,成排的几百年老黄葛树,无不在提醒着人们这里因盐而兴,曾经繁盛的过往。

  “先永通,后五通。”乐山盐业史的起点并非一开始就在这里,它有一个缘起、流变的过程。

  根据《华阳国志·蜀志》、《水经注·江水》等记载和考证,在开明故治鳖灵时代,今五通桥红岩子山下,蜀人就已开始在这里岷江治水和蓄卤制盐,及至秦代李冰“平盐溉”发现井卤,我国才开始进入人工凿井制盐时代。根据史料,在汉代,随着对食盐需求的增加,这一区域有了更多人工开凿的盐井。秦时咸泉汉时井,这比“盐都”自贡在东汉景帝时才开始凿盐井,整整早了300多年。

  之后,北宋庆历年间,在井研县马踏、王村一带,随着“卓筒井”取卤制盐技术的出现,小口径盐井迅速增加,产盐量大幅提升。据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永通厂(今井研县马踏一带)年产盐844700余市斤(420多吨),已经是非常著名的大厂。其后,随着燃料、卤源的枯竭、运输的不便,盐商们便将厂址下移,在五通桥以乌龙山、红豆坡一带为中心,以五通桥、牛华溪、金山、井研为连线,构建了一个盐业产销的金三角——五通厂。五通厂继续延续永通厂那一套生产模式,这为清代的犍乐盐场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犍乐盐场的崛起与繁盛,造就了五通桥古镇今日之风貌,而这样的崛起则有着时代的背景。

  根据史料,明末清初频繁战乱,四川不少地方可谓十室九空,以致出现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由于五通桥当时已有“五通厂”、“永通厂”(当时行政区划)的盐业发展之名,清政府又出台“听民凿井,永不加课”的鼓励政策,所以大量外省移民进入五通桥地区,推动着该地区盐业的复兴和繁荣。其中的典范事件,就是“犍盐入滇”和“川盐济楚”。

  由于犍盐(五通厂所产)青巴,色泽细匀,易于运输和保存,故为滇黔民众喜食。所以,从明代初起,犍盐均远销滇黔,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史称“犍盐入滇”。

  “川盐济楚”则发生在清代咸丰年间。当时,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淮盐不能上运,湘鄂人民苦于淡食,盐厘断绝、清军粮饷无着。于是,在湖广总督张亮基的奏请下,咸丰下诏,犍为、富顺两盐厂增产川盐来济销湘鄂。诏令颁布后,乐山盐工灶民纷纷组织资金,打新井、辟卤源、增锅口以增加生产。

  据史记载,“川盐济楚”前后历时23年,四川仅向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运送的食盐就达80亿斤以上。通过这一事件,使五通桥、自贡真正成为大清国井。

  2 古建筑、古遗址述说盐业史

  “金犍为、银富顺”,“金窝窝、银窝窝,全靠一个盐窝窝。”这些流传已久的民谚,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当时以五通桥古镇为中心的犍乐盐场盐业的兴盛与富足。也正是在此期间,古镇因盐聚人、因盐成邑、因盐而盛,始有现在风貌。

  据史料记载,富裕起来的盐商们不仅在五通桥广辟豪宅、安居乐业,各省同乡会馆、酒肆茶楼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而且他们还在官府的组织下,集资疏浚两河口、茫溪河,并沿河筑起长达10余里的护河堤,堤上密植黄葛树、堤下大建码头,古镇规模日益呈现。

  信步工农街,当年的黄葛树早已枝繁叶茂,以不同的风姿迎风送雨、寒来暑往,历尽沧桑、巍然矗立,已经成为盐城古镇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

  沿布满落叶和青苔的石阶下行,来到一个高于水面、延伸于河道中的半圆平台之上,视野顿时开阔。放眼望去,对面的花盐街、古民居映入眼帘。当年,正是凭借着河流密布的优势和沿岸大大小小近百个盐码头,五通桥制盐所需的煤和产出的盐,得以大进大出,通江达海,实现着贸易的繁荣和财富的积聚。

  走上码头,继续前行,古色古香的慈恩寺展现在记者眼前。整个建筑红墙黛瓦、雕梁画栋,在明媚阳光下分外显眼。

  慈恩寺前身即禹王宫,是供奉禹王的湖广同乡会馆,始建于清代的咸丰年间。据史料记载,当年的禹王宫有三重两廊楼、戏台、客厅等,其殿内十八根长10多米的整体雅石殿柱,彰显着其可观的实力。

  禹王宫的主要功能,即“迎神庥、襄义举、叙乡情”。自清代初期,迁移过来的各省移民在发迹起家后,通常都会以这样的目的,集资修建同乡会馆、行业帮会会馆。除了禹王宫外,茫溪河两岸,还有江西人的万寿宫、陕西人的陕西会馆、山西人的武圣宫等等。这些会馆建筑既具有移民原籍地建筑色彩,又结合五通桥具体的地形等环境条件,迭台推进、形式多样、蔚为大观,丰富着古镇的建筑文化。

  驱车来到茫溪河对岸的花盐街。顺着一个小巷进去,一个指示牌矗立在眼前:紫藤花园、何家老宅、龙家大院、船形屋。穿行于曲折蜿蜒的小巷、留下岁月痕迹的青石板、大小错落的深宅大院……无形中,让人感知到这条街巷曾经的繁华与富足。

  这个因“川盐济楚”兴起的繁华街市,其街名就取自于“桥盐如花皎白雪”的花盐。当时,因花盐是国家紧缺物资,每日的产出都必须收仓入库。于是,紧邻着清初已由红豆坡顺溪而兴的新发街、竹子街,在两河口至高坝子一带的茫溪河畔,就兴起了这条繁华的新街,与河对面的宝庆街一起承担起仓储、转运的功能。

  清代“咸同中兴”以后,花盐街更是人口增多、街市繁荣:临河一面修起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靠山一方则依山而筑楼堂馆所,有居家住户,有茶坊酒肆,有宗祠庙宇,发了大财的盐商更是修筑起一栋栋精致的盐商会馆大宅第。

  群力街、老桥、盐署旧址、约瑟堂……漫步在恍如隔世的五通桥古镇,一路走来,记者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盐业史的久远与厚重。

  3 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

  盐业史与盐文化总是相向而生。乐山同样如此,在源远流长的井盐制盐史中,乐山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而璀璨的盐文化。诸如因盐成邑的城市建筑文化、因盐而兴的五通桥龙舟文化、因盐成景的古黄葛树人文群落,以及因盐而娱的盐码头文化——贰柒拾,因盐而味的嘉阳河美食文化,等等。

  其中,五通桥龙舟文化因制盐和运盐的鼎盛而兴起;“贰柒拾”则起源于五通桥民间,是码头工人在劳动和闲暇中由竹签牌演化而来;因盐而味的嘉阳河美食文化以“牛华麻辣烫”为典型代表,这个如今早已走出乐山、享誉川内、走向全国的五通桥知名美食品牌,其肇始起点同样是五通桥盐码头的工人们。当时,由于工作紧张、负荷重、饿得快,需要及时安抚“五脏庙”以补充体力,火热的“牛华麻辣烫”应运而生。

  种种盐文化不胜枚举,层出不穷,它们一起与乐山市的井盐制盐历史交相辉映,融荣共生,共同书写着一个大大的“盐”字。

  可以说,乐山市的盐历史和盐文化源远流长,它们的文化遗存是乐山市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保护传承下去。而一些现实情况却不容我们乐观。

  在对五通桥古镇的探访中,记者看到,部分古建筑、古遗址在古朴中破败、在坍塌中泯没,少数还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如何对这些文化遗存进行及时保护并加以有效传承,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棘手的问题。

  近年来,在对乐山市盐文化的传承发掘以及相关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上,相关区县都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五通桥,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小城之远》、《千年盐城五通桥》等专著陆续出版,发掘整理着该区的盐业史。同时,自1953年以来,他们先后成功举办19届“龙舟会”,积极传承弘扬井盐文化。为了打响“盐文化”品牌,该区还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在遵循“保护为主、修旧如旧”方针下,加强古镇开发,对古树、古街、古桥等实施保护。在井研,除了发掘、寻访古遗址之外,该县开发出“重走盐马古道”、“盐浴之乡”等旅游名片。

  仅有以上这些,显然远远不够,正如《千年盐城五通桥》的作者、乐山盐文化研究专家易志隆所说,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深度挖掘和表现乐山丰富的盐文化”,同时整合五通桥、井研、犍为盐文化资源,打造“南方丝绸之路交汇点”品牌,抢占文化制高点,力促乐山市文化、旅游大发展。尤其在五通桥古镇的保护开发上,易志隆建议,对于该区4.8平方公里的“花盐街盐文化风情街区”,应积极引智引资,打造以盐文化为特色的“五通桥小西湖古镇”。

  乐山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任重道远!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